超市管理——防损管理篇
超市管理知识
防损基本概念解释
1.损耗:
损耗是店铺接收货物时的商品零售值与售出后获取的零售值之间的差额。(美国食品营销协会《超市防盗手册》)。
2.防损:
防损有2方面的含义:
一是控制损耗,二是提供安全保障。
超市(卖场)安全包含3层含义:
A.商场以及来店顾客,本场职工的人身和财务,在商场所控制的范围内不受侵害,商场内部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内部秩序保持良好状态。
B.商场安全不仅指商场及其人员的人身和财产不受侵害,而且指不存在其他因素导致这种侵害的发生,即商场安全就是商场内不发生危险以及对潜在危险因素的排除。
C.商场安全是把商场的各方面的安全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反映,而不是单指商场的某个方面。
3.防损部: 防损部是超市的一个独立的,从事防损工作的
部门,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4.防损员: 属防损部管理的从事防损工作的人员。
5.监控中心: 是将防火、防盗纳于超市的自动化管理范围,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和闭路电视系统等, 结合设备运行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实行全自动化管理,是超市内防火、防盗设施的显示控制中心,也是紧急情况的指挥中心
6.监控员: 负责在监控中心操作监控设施的人员。
7.内保: 超市内场各出入口的安全保卫工作,称内保。 8.外保: 超市外围的安全保卫工作,称外保。 9.风险控制中心: 是超市内预防各种风险并处理各起事故的部门,是防损部的一个机构。
10.稽核:
(狭义):是在超市收银机或出口处核对顾客所购商品与小票是否相符。
(广义):是防损人员对超市营运全过程的监督,核查工作。 11.防盗签:又叫防盗扣,是一种用来防盗的产品。通常贴在内衣、鞋子等易盗物品上,若防盗签未经消磁,通过防盗门时,则鸣叫报警。
损耗产生的原因
商品损耗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即作业错误、偷窃、意外损失、生鲜处理不当和其他损耗。
有关资料显示,在各类损耗中,88%是由作业错误、员工偷窃和意外损失导致的,7%是顾客偷窃,5%则属于厂商偷窃,其中尤以员工偷窃所遭受的损失为最大。
以中国为例,全年由员工偷窃造成的损失高达12000万元,比顾客偷窃额高出56倍;再如台湾,员工偷窃比率亦占60%为强,这些资料表明,防止损耗应以加强内部员工管理及作业管理为主。
商品损耗可概括为正常损耗和由于管理工作不严格而造成的管理损耗。
正常损耗: 生鲜变质,过期
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磨损
管理损耗:商品中有很多原因都能造成损耗,主要原因如下:
A.楼面:
内部转货手续未严格执行
盘点作业不精确,使库存产生差异
零星物品、顾客遗弃商品(特别是生鲜)没有及时收回 食品过期,未遵守先进先出原则 陈列不当,商品损坏 破包、破损未及时处理
B.收货:
对厂商管理不严,出入时厂商带走商品 叉车等设备没有安全操作,损坏商品 条码贴错
C.客服:
对不该接受的退货做接收,而又不能原价售出 退现券未按要求开,金额超出实际发票额 提货区发错货
D.收银: 收假钞 短款
收银员摔坏商品
没有将购物车内所有商品逐一扫描
E.采购
产品销路不对,造成积压 价格定错,或条码输错 退货积压过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