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名师点晴】这组题考查板块边界类型和地壳组成物质。板块的生长边界多是大洋中脊、东非裂谷带;两大板块交界处,多是板块消亡边界。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因侵入作用形成的是侵入岩,如花岗岩,因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岩,如玄武岩;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如石灰岩、砂岩;变质岩是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如大理岩。
(2016?江苏卷)图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
2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21.AD 22.A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换 【名师点睛】地壳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及其变式图
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
图中的③即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作用。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重熔再生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变式图形较多,我们可以归纳比较如下,同学们注意辨别。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
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答案】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组是以天津市古海岸线、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为材料,通过古海岸线分布特点判断天津市地势变化趋势,根据贝壳堤的形成条件来推断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特点。第2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贝壳堤的形成过程。
(2016?北京卷)图3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答案】4.D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读图,此山地是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随岩石圈下降,山地顶部没入水下,受外力作用而慢慢形成平顶火山。答案选D。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从图中读取岩浆涌出和岩石圈运动箭头信息,就可以解决问题。
(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6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