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烧不坏的手帕》教案
【教学内容】:
题目:《烧不坏的手帕》。 【教学分析】:
这是一次记叙观察实验的习作,要求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写下来,是继习作训练《特殊的体验》和习作训练《可爱的小金鱼》的确定中心、合理想象训练之后安排的。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酌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写出“我”观察实验的诧异、紧张、惊奇、兴奋的心情,写出老师和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
【课前淮备】
做实验用的物品:一块手帕、酒精、盘子、火柴、一只大碗。 【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有助于增强记忆力的游戏。 (引出生活保健操)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完成上述两题,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对所认识的东西记得更加清楚,从而为下一环节的说实验过程打下基础。
师:大家先来做一做:先把纸撕成碎片,再拿起一只圆珠笔,用笔端在衣服上使劲地摩擦,然后把笔端靠近小纸片。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做,然后说一说发现。
师:嗨!真神奇,小纸片被圆珠笔吸了起来。摩擦后产生了电,才能把纸片吸起来的。 师:“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小朋友,试验世界就像小星星一样丰富、奇妙。如果你善于观察,思考。这时,它的过程充满神奇,深深将我们的心吸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我们探索科学的奥秘。
在今天这节课上,请你睁大眼睛观察实验,它会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乐趣。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横向定点测试,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更清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教师取出一块事先准备好的布手帕,问学生:“这是什么?” 生:手帕
2、师导语:老师今天已经把这块手拍在保险公司保了险,就是手帕上倒上酒精用火烧也烧不坏,因为“保过险”了。你相信吗?烧不坏的手帕(教师揭示课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师:要开始试验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1、心激动地扑通扑通的跳 生2、高兴
生3、紧张,又有些害怕 生4、期待
师:既然大家都这么的迫不及待,我们就赶紧来看一看老师的表演吧?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 1.教师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师:老师在表演之前还有一些小要求, 出示下列三个问题: ①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 ②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②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倩变化“是怎样的? 师:你们能够做到吗? 生:能
【设计意图】:生出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时可以抓住重点,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理清思路。
2.教师做实验,学生观察。 先出示实验步骤:
①手帕放在盘子里,倒酒精,浸湿手帕; ②点燃盘于里的带酒精的手拍;
⑧酒精未燃尽之前,用大碗扣住盘子灭火; ④检查手拍有没有烧坏。
再按照实验步骤,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把一块手帕让学生看过(检查是不是布手帕)以后,放进一只盘子里,打开酒精瓶的盖子,把酒精(70%的浓度)倒入盘子,以没湿手拍为宜。然后,请学生注意教师要点火了。教师擦着了火柴,做敢点又不敢点的样子,停十秒钟,络于把盘于里的酒精点燃了,盘子里就升起熊熊的火焰,此时学生的心情紧张。几分钟后在酒精未烧完以前,取一只大碗,碗口向下迅速扣在盘子里,扑灭火焰。
师:“现在手帕烧坏了没有?” 生1、烧坏了 生2、没有
教师揭开扣着的碗,取出布手帕让大家看,布手帕竟然安然无恙,学生都感到十分惊奇和兴奋。
3.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评价。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 ②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观察后在讨论,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能够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可以为下文的总结做出很好的铺垫。
5.说明手帕为什么没有被烧坏的原因。 师:谁能说一说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 生1、因为酒精不是真的 生2、手帕是湿的 生3、酒精里放了水
师揭示原因:酒精燃烧时上面火焰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再说教师用的是70%的浓度的酒精。酒精易挥发,助燃烧,而留下30%的水分浸在布手帕里,只要这30%的水不烧于,手帕是不会烧坏的。
师总结:这块手帕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是一句趣话,其实酒精里那30%的水分“保了险”。于是,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个手帕烧不坏的有趣实验,是科学知识发挥了神奇作用。
三、列作文提纲:
1.明确提纲的内容和顺序。
(按提问题——做实验——出奇迹——明原因四步来写) 2.学生列作文提纲。 3.指名交流,全班评议。
4.学生修改提纲,完善提纲。为下节课习作做准备。 参考提纲: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头:提问题。教师在实验前提了什么问题? 中间:做实验。 1.教师实验准备。
2.教师演示实验(教师的动作、实验的变化) 3.学生观察实验(学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 4.实验结果出现什么奇迹,师生的反应怎样? 结尾:明原因。
四、【板书设计】: 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前:实验准备
浸水(放浸取拧) 实验中: 蘸酒精:(放蘸取) 点燃:(拿挑点) 实验后:看结果( 瞪伸长议论) 五、资料补充: 烧不坏的手帕
今天的作文课上,林老师高兴的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上课做什么实验呀?这时,林老师拿出了两个盘子、一瓶医用酒精、两条手帕、一个打火机和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林老师笑眯眯地说:“我们要做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手帕怎么可能烧不坏呢?我心中又犯起了嘀咕。“我这可是买过保险的手帕哦!”林老师又开了个玩笑说道。
实验开始了,同学们都一拥而上,只见林老师先将手帕放到水里浸湿,再拧干,对折后放
入盘子里。接着,再倒入酒精。然后用打火机点燃酒精,霎时,火苗一下子窜了起来,火越烧越旺,过了几十秒钟后,林老师盖上另一个盘子把火熄灭了,而那块被火烧过的手帕尽然完好无损。
老师问大家这时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手帕沾了水。林老师便笑着对大家说:“那我们就再来一次吧!”说着,林老师拿出一条干手帕,按照同样的办法将它点燃,可手帕依旧完好无损,我们都看呆了。
有人说,这肯定是因为这酒精掺了水,不纯。
“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林老师说,“酒精在燃烧的时候,火焰上部的温度很高,而底部的温度却很低。另外,实验用的是浓度百分之七十五的医用酒精,酒精容挥发,而燃烧是在盘子的表面进行的,手帕是浸泡在百分之二十五的水中的,一直处于水的保护下,所以烧不怀。
听了林老师的话,我们顿时恍然大悟。这堂作文课可真有意思呀!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向着目标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