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B C D 4. 物料搬运的原则
(1)规划原则:所有物料搬运与存储必须规划,以获取系统收益最大。 (2)系统协调原则 (3)物流顺畅原则 (4)精简原则 (5)利用重力原则 (6)充分利用空间原则 (7)集装单元化原则
(8)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原则 (9)灵活性原则 (10)先进性原则 (11)高效利用原则 (12)安全原则
三. 物料搬運要素與決定搬運方法的條件
1. 要素
? 劳动力(搬运、操作人员)
? 装卸搬运设备及设施(完成搬运作业的重要手段) ? 货物(搬运对象) ? 工艺(搬运的方法)
? 信息管理(搬运系统的指挥系统 2. 外部条件
? 货物(形状、重量、尺寸)
? 装卸作业种类(堆装、拆垛、分拣、配送、搬送、移送) ? 数量 ? 运输设备
? 运输、保管设施 3. 内部条件
? 货物状态 ? 作业动作 ? 装卸机械
四. 物料搬運的活性及活性指數
在一次物料搬运作业中,要完成装货、移动、卸货作业,这三种作业在多数情况下以一个整体出现。由此看出,装和卸的次数和移动次数之间是2:1的关系。通常,装货卸货的劳动强度大,费的时间也多,因此在改善搬运系统的过程中,更应重视次数多、劳动强度大、耗时多的装卸环节。
精选资料
----------------------------
“重视装卸”是现代搬运管理的基本论点。“良好的搬运状态”,首先是装卸花费时间少的状态,“良好的搬运”就是装卸次数少的搬运.
搬运活性: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程度。以活性指数来表示活性水平的高低。散落在地的物品,要经过集中(装箱)﹑搬起(支垫)﹑升起(装车)﹑运走(移动)四次作业才能运走,它的活性指数定为0;而处于运行状态的物品,不需要再进行其他作业,其活性指数定为4。
五. 物料搬運設備及用具選擇原則
1. 物料搬運設備及用具選擇原則
物流量 復雜搬運設備 復雜運輸設備
簡單搬運設備 簡單運輸設備 設備的類型,型號,數量 距離
2. 物料搬運設備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1)設備的技朮性能﹔能否勝任工作 (2)設備的可靠性
(3)工作環境的配合和適應性
(4)經濟因素﹐包括投資水平﹐投資回收期及性價比等 (5)可操作性與使用性
(6)能耗因素﹐是否符合電力供應情況
精选资料
----------------------------
(7)備件及維修因素
(8)物料的特征及運動方式 (9)與物料的適配程度
六. 物料搬運方案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有兩類﹕一類為成本費用或財務比較﹔一類為無形因素比較。 1. 成本費用比較﹕
(1)投資費用:包括基建投資和項目費用等 (2)經營費用:包括物料﹐人員﹐管理費用等
2. 無形因素比較﹕主要分為優缺點比較法與加權因素比較法 無形因素主要包括﹕
(1)與生產流程的關系及其服務的能力 (2)搬運方法的通性與適應性 (3)與倉庫設施是否協調 (4)同外部運輸是否適應 (5)是否便于管理和控制 (6)面積與空間的利用等
精选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