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体验成功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也成正比
F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aF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mF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而求出
aF
解析:m=就是惯性质量的定义方法.
a
答案:C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其速度改变量也越大
B.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不变(F合≠0),其运动状态就不改变 C.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变化,其速度的变化率一定变化 D.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可能正在增大 解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变化率)也越大,则速度变化得越快,但速度改变量还与时间有关,故选项A错误、C正确;物体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会迫使运动状态(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变化,选项B错误;合外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选项D正确.
答案:CD
3.如图所示,用力F拉一物体,使其以加速度a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力F的水平分量为F1;若用和F1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力F′代替F拉物体,使物体产生加速度a′,那么( )
A.当水平面光滑时,a′<a B.当水平面光滑时,a′=a C.当水平面粗糙时,a′<a D.当水平面粗糙时,a′=a
F1
解析:当水平面光滑时:a=
m
cos θF1a′=F·= mm
当水平面粗糙时:
F1-μmga′=.
m
Fcos θ-μ(mg-Fsin θ)F1-μ(mg-Fsin θ)a==>a′.
mm
答案:BC
4.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约为(取g=10 m/s2)( )
A.25 m/s2 B.5 m/s2 C.10 m/s2 D.15 m/s2
解析:设当猴子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a时,对绳的拉力恰好为F=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M-m)g
解得:a==5 m/s2.
m
答案:B
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做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析:
方法一 扶梯上的人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合力方向与加速度一致,且大小为F合=ma.故人的受力情况应如图乙所示,有:
(mg-FN)2+f2=ma
mg-FN
tan θ=
f解得:FN=m(g-asin θ),方向竖直向上 f=macos θ,方向水平向左.
丙
方法二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丙所示,把各力和加速度正交分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ax=macos θ
mg-FN=may=masin θ
解得:FN=m(g-asin θ),方向竖直向上 f=macos θ,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略
6.一游客在滑雪场滑雪时,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37°的雪道匀加速滑下.下滑过程中从A 点开始给游客抓拍一张连续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经测量游客从起点到本次曝光的中间时刻的位移恰好是40 m.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2 s ,照片中虚影的长度L相当于实际长度4 m,试计算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 )
解析:用s表示题中的位移,θ表示斜面倾角,Δt表示曝光时间,μ表示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m表示滑雪运动员的质量.
设运动员下滑的加速度为a,曝光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0,则有 v20=2as
Lv0=
Δt
解得:a=5.0 m/s2
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 可求得:动摩擦因数μ=0.125. 答案:0.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