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立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20:56: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内容摘要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行政和社会公共管理的载体和实施者,其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政府组织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社会服务这一基本行政职能的实现,以及各级政府各项既定方针和政策实施的效果。我国在公共部门人员激励问题的研究和运用上起步较晚,对公务员激励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对问题的研究比较肤浅,提出的解决方案相对来说普遍存在泛泛而谈、可操作性不强的弱点。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可行的理论指导,公共部门在对公务员的激励中仍沿袭传统的精神激励为主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曾发挥了极大的激励作用。但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特别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的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激励机制日益暴露出其弊端。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现行公务员激励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片面强调精神激励、负激励欠缺、道德激励功能式微、忽视内激励作用等问题的分析,认为造成目前公务员激励不力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合理的人性假设、公共部门服务理念的虚化、公共部门激励制度设计的偏差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设计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公务员 激励机制 现状与问题 完善的路径

1

建立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

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公务员考核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奖惩制度等。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必须了解其内涵。我们分别从主体——公务员和制度——激励机制,这两个角度对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的定义与范围

“公务员”一词最初译自英文的“Civil Servant\。目前,由于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沿革、理论认识和民族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世界各国并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公务员定义。一般认为,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把公务员界定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其他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2005年4月27日,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法)重新界定了公务员的范围,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性质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根据以上三个条件,公务员的范围大大扩大了。公务员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机关和部分社会团体机关。但是各机关的公勤人员不列入公务员范围。本文在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研究对象,就是针对《公务员法》所指的范围。 (二)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以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产生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活动。激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系统地设计适当的奖酬制度和工作环境,来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其目的在于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人的各种能力,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一般认为,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共同的行政目标,按预定的标准和程序将行政资源分配给国家公务员或行政组织的过程。简言之,国家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

激励机制是由激励和机制两个词构成。激励是以人本理论为基础,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时,常指其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联系。”激励机制的含义为“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或指在组织中用于调动其成员积极性的所有制度的总和。”因此,本文认为,公务员激励机制为政府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引导国家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过程。

激励机制的核心又是一系列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指诱导一个人去做出各种成绩的

2

东西。公务员激励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考核激励

成就对人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被成就激励的人要求对其工作有明确和不断的反馈,看到自己工作的绩效,并得到应得的嘉奖、晋升和赞誉。而绩效的确定是通过考核来实现的。因此,考核考核就成了公务员激励的重要手段。

2、薪酬激励

激励理论尤其是内容激励理论认为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所以物质激励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对公务员来说,物质激励表现为薪酬激励。薪酬不仅是公务员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还代表了公务员身份、地位、在单位的绩效和个人的发展前景等。

3、晋升激励

激励理论提出,当人的基本物质需要被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的级别。因为任何稍具规模的组织均不免呈金字塔式的阶梯状,更高的级别代表更多的报酬、更高的地位和声望,在政府机关也是如此。公务员晋升分为职务晋升和级别晋升,适当给优秀公务员提高职务、级别,会使公务员感到信任、尊重和更大的成就感,从而可以激发公务员的进取精神。

4、奖惩激励

在组织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激励氛围,不仅要奖励优秀者,而且要对落后者、犯错者做出恰当的惩罚。否则,激励效果就会减半。对落后者、犯错者进行惩罚,不仅可以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而且会对其他人有警示作用。

5、教育激励

接受教育、了解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之一。根据这一需要,适时为公务员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既可以及时起到激励作用,同时接受教育使公务员素质逐渐提高,又可达到增长进取心和拼搏欲的长期效果。同时,动员、鼓励等日常教育只要使用得当也能起到特殊的激励效果。

由此可见,公务员激励机制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公务员制度的许多方面。但从当前我国公务员的运行机制上看,对我国公务员起激励作用的主要是绩效考核、晋升、薪酬、奖惩四个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从绩效考核、晋升、薪酬、奖惩四个方面对公务员激励机制进行论述。

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不断健全、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的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在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分别加以描述:

(一)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

1、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1993年8月14日,我国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其后的推行中,我国制

3

定了《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内容涵盖公务员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奖励、工资、辞职辞退、申诉控告、培训、职务升降、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职位轮换等方方面面,大部分属于激励约束机制范畴。《公务员法》颁布以后,我国将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完备的公务员法规体系。总体来讲,我国已基本形成由总法规到单项法规再到实施细则,在立法层次上由高到低,覆盖中央和地方的,较为完整且相互联系的公务员激励约束制度法规体系。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贯彻

在我国的传统行政思想中,国家工作人员被假定为“政治人”、“道德人”。忽视其“经济人”的本性,把个人正常的物质利益追求看成是资本主义腐化堕落的表现,不承认它是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崇高理想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道德教化,以为可以使他们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粹的“道德人”。在这种环境下,只强调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忽视了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激励。随着我国对政府职能、组织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人”刁‘是组织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公务员制度也正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取代“工作”正成为我国公务激励机制的核心。

3、公开、平等的用人环境初步形成

以前,国家对工作人员实行计划分配,经常导致工作人员的特长、爱好与工作职位不符。另外,在选择干部中存在非正当竞争问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一些人以权谋私留下了余地。现在各级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录用,都是实行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晋升也逐步走向公开,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公务员的工作实绩,通过严格考核,择优进行。 (二)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作为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务员激励机制也得到逐步完善。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激励约束理念不清晰,激励约束的手段和形式过于单一,导致了激励约束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

考核是人事行政的基础,为公务员的奖惩、任用、培训、晋升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工作成绩的考核就成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基础性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考核的结果就成为公务员激励的主要依据。我国公务员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其中重点考察工作实绩。当前,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绩效考核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工作主观性强,导致激励虚悬。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考核工作主要凭借领导干部的主观意志展开。不仅如此,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领导之间,由于风格不同、思路不同,绩效考核的原则、标准也就差异明显。于是,主观性与随意性强就成为了当前公务员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首要问题。导致激励机

4

建立与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xyaq1c5kf721et5ih0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