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京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精练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3:4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5年考情

考点 岩石圈物质循环

内容解读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

圈物质循环过程

2018北京文综,4,4分

环过程及地质作用

2017北京文综,36(2),6考查内力作用与地

内力作用与地

说明地貌及其景观的主

要特点;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因素对地表

2015北京文综,4,4分 考查喀斯特、冲积

外力作用与地貌

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

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019北京文综,36(1),8考查地震多发的原

地质灾害

因和主要危害

★★☆

2015北京文综,5,4分

扇等地貌特征及成

★★★

2016北京文综,4,4分

板块运动

考查火山的形成和

★★★

要求

考题示例

考查点 考查岩石圈物质循

★★☆ 预测热度

分析解读 本专题几乎每年都考,考查频率极高,分值约为4~8分。多以具体自然地质、地貌现象为情境,以示意图的形式出现,综合题往往直接呈现实际地貌。预计未来北京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还将加强,重点考查内容依旧集中在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会给出新的自然地质、地貌情境,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预计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考查会加强,可能与内力作用、地貌的知识点混合考查。

【真题探秘】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山东青岛的马山石林是由直径约1米,高约30余米的柱状玄武岩组成,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图Ⅰ)。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甲乙丙丁表示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

图Ⅱ

1.(2019北京东城期末,15)马山石林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Ⅱ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2.(2019北京东城期末,16)马山石林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是图Ⅱ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⑥

答案 C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9北京房山一模,7)图中( )

A.甲处为向斜山,乙处为背斜谷 B.图中沟谷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 C.大理岩的形成和岩浆侵入有关 D.黄土层形成的年代晚于花岗岩 答案 C

) 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主要为板岩、片岩)堆叠而成。图Ⅰ为蘑菇石景观图,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9北京朝阳期中,15)图Ⅰ所示“蘑菇石”的岩石类型对应图Ⅱ中的( A.a B.b C.c D.d 答案 C

5.(2019北京朝阳期中,16)“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抬升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 答案 A

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2019北京朝阳一模,9)图中( ) A.花岗岩形成于断层发生之后 B.甲处地表形态主要由内力作用塑造 C.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D.自西向东地表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答案 D

) 图a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图b为MN沿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a

图b

2.(2019北京海淀一模,10)据图b可推测( ) A.甲区域的岩石主要经外力侵蚀形成 B.乙区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过程 C.火山熔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幔 D.花岗岩的形成时间晚于变质岩 答案 D

2019年2月21日,法国巴黎举行了国际地球科学和地质公园计划会议,全球14个地质公园获得2019年度世界地质公园候选资格,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地质公园成功入选。读图,回答下题。

张掖地质公园剖面图

3.(2019北京通州一模,5)图中( )

A.断层的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 B.彩色丘陵区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C.因对流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多 D.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其形成以外力为主 答案 D

下图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4.(2019北京西城一模,4)图中( ) 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 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答案 D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野外考察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法。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经过一片河岸砾石滩(图Ⅰ),他们测量了这里石头的粒径,多数在2—10 cm之间。图Ⅱ是同学们查阅到的“河流流速和搬运物质相关性”的资料图。据图回答下面两题。

B.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 D.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

图Ⅰ

图Ⅱ

北京版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五地表形态的塑造精练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9tf07zje86wqu5roq73pebe0ioab00lo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