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3月29日,在国家流感中心病毒实验室里,首次从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出“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由于该病毒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结果该病毒与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的能力有所增强。根据上述情况,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
A.“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变异是碱基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B.“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更容易被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糖蛋白识别 C.“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产生5种碱基 D.“人感染H7Ng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易被浆细胞识别产生体液免疫 2.某科研小组通过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它条件适宜),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曲线Ⅰ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Ⅱ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Ⅱ的顶点上移
3.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若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可以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酒精在重铬酸钾的作用下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渗透出细胞所致
D.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蓝绿色色带最宽,可判断叶绿素a含量最多 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液对维持成熟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
B.神经元通过主动运输使膜两侧Na、K的浓度趋于平衡 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D.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
5.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甲”和“乙”两个基团的有机物,它受多个基因控制。“甲”能抑制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乙”与致癌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黄曲霉毒素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B.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抵抗黄曲霉毒素的感染 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基因型相同
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这一表现型属于显性性状
- 1 -
6.下图为描述多种生物学现象或过程的模型,相关叙述不准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基因表达的过程.则d主要发生在细胞质中 B.若a、b、c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值,则a>b+c
C.若该图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则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 D.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b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四分体形成发生在d过程 7.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可用苏丹红代替龙胆紫溶液为染色体染色
B.观察到分裂中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C.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观察 D.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质量分数为95%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8.下图表示物质甲通过乙进入丙的过程,丙表示某种细胞或细胞结构,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表示性激素,通过载体乙作用于全身细胞 B.若乙表示核孔,则甲表示大分子的RNA和蛋白质
C.若乙表示糖蛋白,则甲乙识别的过程体现了丙的流动性
D.若甲表示葡萄糖,通过乙进入肝细胞的过程离不开线粒体的作用 9.洋葱根尖细胞在含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此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B.只有半数的染色体被标记 C.只有两条染色体被标记 D.染色体都未被标记 10.真核细胞进行的下列活动中,不依赖于生物膜结构的是
A.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被氢还原 B.合成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C.吞噬细胞吞噬细菌 D.有氧呼吸中氢与氧结合生成水 11.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不可能存在的是 A.吸收的氨基酸: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核糖体 B.转录的mRN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一高尔基体
C.合成的细胞膜蛋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12.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酶1和酶2表示同一种酶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C.图丙是图甲部分片段的放大 D.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 2 -
13.下图为高等动物卵巢中一些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卵巢中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完成一次①→⑤的变化 B.卵细胞形成时,③时期可能出现因交叉互换而产生的染色体变异 C.形成卵原细胞的过程中,④时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D.卵巢中的细胞处于④时期时,染色体数目都应是卵细胞的两倍 14.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蓝藻细胞可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RNA聚合酶和抗利尿激素可在人体同一细胞中合成 D.溶酶体不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是高尔基体合成的
16.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 B.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C.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 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
17.右图表示氧浓度和温度对洋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a点相比,b点时与有氧呼吸相关酶的活性较低 B.与b点相比,限制c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温度 和氧浓度
C.氧浓度不变,a点时适当提高温度细胞有氧呼吸速率 将会降低
- 3 -
D.氧浓度为0时,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 质基质
1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颤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B.癌细胞中糖蛋白和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19.右图是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是吞噬细胞,②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 B.经过细胞①中溶酶体的处理,可以暴露病原体的抗原 C.病原体进入细胞①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物质③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图示过程体现了它具有识别功能
2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作用相同
C.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完全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D.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茵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