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有如下几个特点:(1)租赁期长,租期一般为租赁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一半以上。(2)租赁合同比较稳定,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均无权单方面撤销合同。(3)出租人不承担租赁资产的维修等服务,有关租赁资产的维修、保险、管理等均由承租人负责。(4)租赁期满,对租赁资产的处理往往有这样几种办法:将设备作价转让给承租人;由出租人收回;延长租期续租。
1.答: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等一系列行为。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分配活动。筹资活动是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投资活动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广义的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各对外投资的过程;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资金的营运活动是指企业经营所引起的财务活动。分配活动是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尤其是净利润的分配。 2.答:普通股筹资有下列优点:
(1)普通股筹资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公司盈利,并认为适于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利较少也可以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而债券或借款的利息则都是必须予以支付的。 (2)普通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无需偿还,它是公司的永久性资本,对于保证公司对资金的最低需要和长期持续稳定经营有重要意义。
(3)利用普通股筹资的风险小,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风险。
(4)发行普通股筹集自有资本能增强公司的信誉。普通股股本以及由此产生的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是公司筹措债务的基础。 普通股筹资也有缺点:
(1)资本成本较高。由于投资于普通股风险较高,相应要求较高的报酬,并且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比债务筹资成本一般要高。(2)此外,普通股的发行成本也较优先股、债券要高。利用普通股筹资,增加新股东,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3)另一方面,新股东对公司已积累的盈余具有分享权,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引起市价的下跌。如果增发新的普通股,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3.答:资金成本是企业可以在多方面加以应用,而主要用于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 (1 )资金成本是选择资金来源,拟定筹资方案的依据。 (2 )资金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经济指标。 (3 )资金成本可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 4.答:
(1)承担被没收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 (4)提取公益金。 (5)支付优先股股利。 (6)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7)支付普通股股利。
5.答:企业的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理财活动中产生的与各相关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国家对企业投资以及政府参与企业纯收入分配所形成的财务关系,它是由国家的双重身份决定的;(2)企业与出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
是指企业的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参与企业一定的权益,企业向其投资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将闲散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6.答:在金融市场中影响利率形成的因素有:纯利率、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险贴补率、变现力风险贴补率、到期风险贴补率。
纯利率是指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零风险情况下的平均利率,一般将国库券利率权当纯利率,理论上,财务纯利率是在产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下形成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为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利率确定要视通货膨胀状况而给予一定的贴补,从而形成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险是资金供应者提供资金后所承担的风险,违约风险越大,则投资人或资金供应者要求的利率也越高。变现力是指资产在短期内出售并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其强弱标志有时间因素和变现价格。到期风险贴补率是因到期时间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差别,如长期金融资产的风险高于短期资产风险。
所以,利率的构成可以用以下模式概括: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贴补率+违约风
险贴补率+变现力风险贴补率+到期风险贴补率。其中,前两项构成基础利率,后三项都是在考虑风险情况下的风险补偿率。
7.答:企业筹资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正常生产经营与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其具体的财务目标不同,企业为实现其财务目标而进行的筹资动机也不尽相同。筹资目的服务于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因此,对企业筹资行为而言,其筹资目的可概括为两大类:
(1) 满足其生产经营需要。对于满足日常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无论是筹资期限或者是筹资金额,都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即筹资量基本稳定,筹资时间基本确定;而对于扩张型的筹资活动,无论是其筹资时间安排,还是其筹资数量都具有不确定性,其目的都从属于特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安排。一般认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活动,其结果是直接增加企业资产总额和筹资总额。
(2)满足其资本结构调整需要。资本结构的调整是企业为了降低筹资风险、减少资本成本而对资本与负债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的调整,资本结构的调整属于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事项,同时也是企业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调整资本结构而进行的筹资,可能会引起企业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的增加,也可能使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保持不变,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引起资产总额与筹资总额的减少。 8.答:普通股股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权利:
(1)经营收益的剩余请求权。公司的经营收益必须首先满足其他资本供应者(如债权人、优先股股东)的收益分配的要求之后,剩余的才由普通股股东分享,普通股股东拥有的只是经营收益的剩余请求权。这就是说,公司经营得到的利润只有在支付了利息与优先股股利之后,剩下的才能作为普通股股利进行分配。所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