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5:5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要引领儿童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去发现,去倾听,去畅想,去挖掘,从而激发儿童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儿童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儿童看到过情景,经历过事情,体验过情感,自然就有话说,说出来的就是自己的话。教师要走近儿童的生活,掌握儿童的心理,捕捉儿童内心深处的需求,设身处地体会儿童的感受。带领儿童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吸收精华,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读着优秀的作品,儿童自然会很用心地揣摩语言描写,体悟谋篇构段方式,会想想人家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样,儿童的表达欲望自然会增强。儿童可以用手中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用说出的话表达内心的情感。儿童有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第二、我们要站在儿童立场,尊重儿童原汁原味的表述,并珍惜儿童的真挚情感。

“小鹿斑比第一次到草地,满怀好奇。它不断地向母亲提问。有时他并不追问下去,这也不错,因为他可以静下心来用自己的方式,去想象一下他没有听懂的东西。”像小鹿斑比那样,儿童对世界也充满好奇,乐于想象。所以,让儿童的语言以儿童的方式得以呈现,是我们要转变的观念与提高的认识。儿童习作,要让儿童流露天性、直率表现情感。学小鹿斑比,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听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教师要鼓励儿童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并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语言。哪怕习作天真、稚嫩,甚至新奇,亦或异想天开的,但有童心、童真、童趣,它就是最真、最善、最美的。我们要鼓励儿童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习作浸润在童心里,成为儿童幸福的表达。

三、关注生命体验,凸现儿童个性棱角,并用儿童的思想宽容儿童的作品。 个性,是习作的灵魂。好的习作,应该是儿童心灵的独白,是儿童个体思想的再现。独特的生活经验、真实的生命感悟、原始的心灵呼唤,这些是儿童创新的源泉,个性发展的摇篮。老师辛辛苦苦批阅的作文,有时候学生看都不看一眼。为什么?不是学生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而是,你的表达方式儿童不喜欢。你一丝不苟精心加工了一篇自认为相当优秀的习作,向报刊杂志投了稿,可是,石沉大海,为什么?编辑给你答案:“孩子的灵性是可以的,但看得出来,孩子的习作被大人动过。以后多发点孩子的原稿过来。”我们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原创。要相信,儿童天生就是“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一旦发现学生的习作语言真切、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就应当多加赞赏,鼓励学生继续张扬个性,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甚至是写作风格。要是发现了表达上的不妥或毛病,请把你的建议传达给儿童,让儿童自己动脑动手,让童心与文共舞!这样的习作才有意义。这样习作才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的生命活动!

用小鹿斑比的言语方式做习作,用儿童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让儿童的习作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乐园,我们共同努力! 陈树华(大丰市三龙小学)

时近10月下旬,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观察作文《立冬之后找春天》,下旬末我们便在盐城串场河畔找到了期盼已久的“春天”。2014年10月27、28日,盐城市教科院在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主办了一场“基于儿童的习作教学”为主题的“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来自全市各区县数十名领导、专家和小学语文教师齐聚新洋,济济一堂,为盐城小学作文教学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27日下午,来自盐城二小的杨艳琴老师、来自盐城步凤的孙万春老师和来自东道主学校的王霞光老师分别向与会代表献上了一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习作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21页

教学课,他们的课分别涵盖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作文教学。杨老师的从实践中来的理念,孙老师的大胆想象情景复活的理念,王老师的功能性习作教学理念令我们一线教师都感觉别开生面耳目一新。

1.实践的、语文的——作文课的定性。

杨艳琴老师执教的是第三册练习5里的“做做写写”训练。杨老师和学生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老师设计了预学单,学生和家长根据预学单的要求,先期到菜场买菜,用笔记下看到了哪些蔬菜,买了哪些蔬菜,并用相机记录下学生买菜的镜头。课前谈话中,老师和同学们重温了菜场买菜的场景,学生热情被充分激发;课堂上,师生再次明确“做做写写”的要求,并交流预学单,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自己跟妈妈(或其他人)到菜场买菜,看到了哪些蔬菜,要求说清楚,说通顺,说完整。并从说到写,引导学生用串一串、加一加、分一分等方法说蔬菜、写蔬菜。层次清晰,设计精巧,方法到位,训练扎实。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11版语文课标)特别是说话写话和习作教学,如果没有生活,没有感受,没有体验,学生是无法下笔的。杨老师的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致力于解决“米”的问题,有米了,饭自然水到渠成。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杨老师将作文课定性很准,并且做到了极致,这种从实践中来的作文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不过,杨老师的课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学生在说蔬菜和写蔬菜时,基本只满足于蔬菜名称,虽然对蔬菜的颜色和形状也有所涉及,但没有进行强化,用一位评课老师的话说,思维一直是平行的,没有得到提升。我觉得这里不仅是思维高度问题,同时还涉及到语文的与非语文的这个课程本质问题。比如,菜场里有什么蔬菜,妈妈买了什么蔬菜,这样的内容是非语文的,把非语文的内容作为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在种别人的田。数学课、劳动课、品德与生活课上都可以认识蔬菜熟悉蔬菜名儿,如果在语文课上花费大量时间教学这个,怎么不会导致语文课的高耗低效呢。那么,杨老师的这堂课,哪些东西是语文的呢?我认为是“怎么样”,蔬菜的颜色、形状的把握才是语文的。不要说二年级学生,就是幼儿园的孩子都基本能够把握常见蔬菜的颜色和形状了,我们的教学一定要走在孩子的前面。就这堂课而言,学生至少那几个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所得的学生已经走到了老师的前面。他们说出了“黄黄的??”“绿绿的??”“红红的??”“长长的??”“扁扁

的??”“圆圆的??”这些形容词,杨老师固然有评价,但流于蜻蜓点水。还有,课堂上的一个设计令我费解,就是教师实物展示环节,典型是走过场,缺乏实际教学效果。如果是我做这个环节,我一定会充分利用这个环节引领学生对蔬菜的颜色、形状进行具体化的描绘,甚至启发学生的联想,为什么学生的想象力在学校教育之下逐步萎缩?用进废退嘛!可能杨老师顾忌习作指导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这是可以灵活处理的,再说了,穿插在指导过程中的说与写应该不包括在这15分钟内的。

语文课上教什么,就是“课之眼”,课眼定位不准,课堂教学只能流于失败。作文课比语文课更多地少慢差废,原因就在课堂定位不准,不知作文课上到底教什么。所以提起作文,才会老师不会教,学生不会写。如果每一堂课都能想一想“语文的”这个元素,课眼的提炼应该不在话下。

2.一课有一得——语言的历炼点。

江苏省特级教师、盐城市教科院副院长陈小平反复强调作文教学目标的梯度。是的,没有梯度,没有螺旋上升的过程,作文教学就只能在原地打转,这就是不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训练作文,六年级毕业时依然文不通字不顺的原因所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22页

在,文从字顺的多数也只能做到文从字顺,既缺乏写作的技巧,又缺乏写作的膂力,写不长写不好。孙万春老师的课堂给予我们相当多有益的启发与思考。

孙老师执教的是第七册的《习作7》,看图写段。孙老师的课堂也就两大板块,一是范例引路,二是由说到写。重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情景复活。老师创作了“下水文”,不过这个“下水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下水文”,因为一般意义的“下水文”跟学生即将创作的都是同题文,同题文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所以“下水文”也受到不少诟病。孙老师避其短用其长,异文作范,重在方法引领。本课的作文内容是一只家燕被轧死之后,孙老师作“下水文”的内容则是司机们避让一队过马路的鸭子,在出示“下水文”之后,孙老师提示学生关注“下水文”中哪些内容是图片上所没有的。既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思维的被暗示,又提示了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想象,同时,由对动物的关爱到对动物的虐杀,情感的落差也会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更能入情入境地进行说与写的训练。

在由说到写的环节中,孙老师一步步引领学生学用情景复活技巧:仔细观察,大胆想象,揣摩心理,写出感受。最后总结出来的情景复活技巧歌的确是颇有推广的价值。整个教学流程中,孙老师也紧紧抓住中年级“段”的训练,不求文章形式的完整,而是让学生围绕“最能打动你的一幅画”来说来写。孙老师提炼出了这次作文指导的“课眼”——想象。或者可以说是这堂作文课,老师所致力的“一课一得”。遗憾的是“课眼”没擦亮,混沌之中学生也是似得非得。一句话,想象指导不到位。可能是因为第一个说画的小男生说得太完美的缘故,似乎无需老师深入指导了,其实这仅仅是一个特例,如果老师能针对这个小男生的想象,追问几个小问题就能指向有效训练了,比如,你怎么会想到下雨的?怎么会想到另一只家燕为死去的家燕挡雨的?怎么会想象到是在唤醒它???所谓想象,实际还是联想,联想总是有所依凭的,让学生学会找到根据展开合理的想象,这才是本课的“课眼”所在啊。

3.教师也是课程——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王霞光老师执教的第九册《自我介绍》是新洋实验学校的省课题观摩课,省级课题“基于儿童语境的功能性习作教学研究”,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写作目的、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等问题。功能性习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教学支架。所谓教学支架也就是教学资源,支架可能是范例、图表、视频等等。王老师的课堂上,教学支架主要是范例。有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三份,有个性鲜明的自我介绍四份,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老派自我介绍的雷同之处,引导学生比较现代派自我介绍相对于老派的优势,进而引领学生了解写作要有一定的目的,并要根据表达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王老师所甄选的这些支架或叫作文资源有效地引领学生具象化地走向这堂习作课的“课眼”——创意表达。

但是,我认为,仍有两个问题值得商讨。一是创意表达的侧重点是表达方式还是表达内容?在沙龙交流中,有老师就直接指出,单纯地追求方式的新颖不是习作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作文教学首重表达内容的独创性。怎样的内容选择怎样的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二是王老师关注到教师也是教学资源并利用了起来。那就是课前谈话中,他问:第一次见到老师,你们想了解我吗?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吗?学生问了几个关于身高、体重、爱好等方面的问题,王老师也简要作答。这里,教师以自身的表现示范了自我介绍,这时,教师也是课程。遗憾的是,王老师的自我介绍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契合本课的训练核心——创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23页

意表达。教师的自我介绍缺乏创意,如何教学生创意表达呢?教师自身的创意是学生创意培养最好的教材。我们对教师这个课程要有更深刻更指向语文的理解。

4.评价是作文习得的重要一环。 三篇习作教学,不约而同地重视了习作评价,并由低到高地加大自我评价的份量,有了自我评价,才会有自我提升。杨老师的星级鼓励,孙老师的星级评分,王老师的问题清单,都能清晰地呈现习作所要达成的目标,随着年级的提升,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操作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年级段特征。

28日上午,专家、领导和老师们坐在一起,就着昨天的课,对基于儿童的习作教学展开热烈的研讨,共计15位老师畅所欲言自己的思考、观点和实践。最后,陈小平院长就习作教学向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提出六点要求:

1.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不同学段习作的目标与要求。陈院长说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段,再到高年级的写篇,目标要求是有梯度的,既不能盲目拔高要求,也不能不作为导致目标不能达成。

2.每一次习作教学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每次训练都要有一个训练的“点”,这个“点”不要多,一次有一个两个,关键是要做实。

3.学生习作要在课内完成。作前指导要少而精,一般不超过15分钟;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作;强化作后的评议指导,反复修改。

4.在过程指导上多下功夫。陈院长指出目前习作指导的现状是:只有习作内容,没有教学内容;只有教学流程,没有具体指导。他强调,低年级起步作文是要指导的,不同文体的写作是要指导的。讲评也是需要的,但不能讲多,要集中地有的放矢地解决本次习作训练重点。陈院长不提倡为学生提供写作词汇,但要鼓励学生使用学过的词汇。谈到学生无话可说时,陈院长说:学生不缺生活,缺的是发现,感受和体验。

5.习作教学要跟平时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要跟说话写话结合起来,跟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跟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6.多搭建平台,利用博客、论坛、邮箱等拓宽学生习作展示的渠道,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习作的语用功能。

对于我们盐城小学语文教学尤其小学作文教学而言,这次沙龙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何处生春早,春生“沙龙”中;何处生春早,春生“课眼”中。乘着这次沙龙活动的东风,盐城小学作文教学必定会春风又绿“串场”岸,收获姹紫嫣红一派明媚的杨柳天。

李东清(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基于儿童的习作,个人理解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习作的话题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有!但他们并不留心自己的生活。基于儿童的习作必须基于儿童的真实生活。如何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真实生活?以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孩子的视角去感受世界上的万物??提及小学生的习作不得不关注规范与素材这两方面,因为它们是小学生习作之本。

一、素材 1.观察。

平时要求孩子们留心生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基本达到细心观察、用心感受,要是能加上大胆想象(越丰富越奇特越好)则更佳。

再引导孩子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思考及各种感受尝试口头进行表达,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再进行书面述写。

2.阅读。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第55期) 第24页

搜索更多关于: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 的文档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o904put65ap1d1l9io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