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及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在小学课堂中,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非常常见的问题,探究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及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内涵.表现及原因.特点.启示 一、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内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是指小学生在课堂上一定时间内集中地 关注、反映某事物的能力,也是小学生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手段。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与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关联性,如果小学生在课堂上不集中精力,不注意听讲、观察、思考,那就什么也听不懂学不到。但是,儿童却缺乏自制力和控制力,儿童的天真与探索未知世界的想法使得他们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时常会被周围的一些动态的事物或者声音所吸引。因此,他们需要靠成人的帮助从而做到注意力的集中,以便于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新内容,以及加强记忆力。 二、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首先是在学习、做事或玩的时候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上课几分钟后,就开始动、说话,或走神,不知上课讲的是什么,不知所留作业;做作业时,不能集中力量做完,三心二意,边做边玩,作业效率极低,一有声响就分心。其次,经常不愿意做那些需要持续用脑的事情;经常弄丢学习、生活用品,经常忘事、学习时不注意细节,常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二)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1.生理心理:小学生天生喜欢动,对新奇的东西有很强的好奇心,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内容集中注意力;或者是发育比较迟缓,孩子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每个孩子发育程度不尽相同,有一些孩子快一些,有些孩子慢一些。还有就是有先天性的注意缺陷,难以调控自己的行为。
2.环境因素:小学生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由于年龄的特点,小学生在学 习时容易分心,跟学习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如教室环境的嘈杂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家庭教育的弊端。由于现代教育观念、情感等因素,家长往往过度溺爱孩子,甚至包办代替孩子做作业、打扫卫生等,使孩子养成严重的依赖性,缺少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以至独立学习、做事时无法集中注意力。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关一定关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方式方法过于死板、陈旧,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感受性,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在组织一堂课的时候,只局限于
1
备教材,忘了“备”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导致小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三、小学生注意的特点
(一)有意注意发展并逐渐代替无意注意。
儿童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是无意注意,3岁后无意注意更是高度发展,任何新奇、鲜艳、具体形象的刺激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而且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在通过语言的作用,有意注意能逐步形成和发展,他们注意的范围由小不断扩大。在小学低年级中,学生的无意注意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基本上是被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不断成熟,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渐发展起来,到了高年级,学的有意注意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另外,儿童的注意力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低年级学生则更为明显,由于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因此,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当他们高兴时,可以很容易也很久地集中注意力,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是易变的,一旦他们不高兴,那么注意力也会随之分散。 (二)注意品质不断提高
注意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四种。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注意的品质也不断地发展。研究表明:到了高年级,学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而且他们的注意力范围也与低年级时期有了扩大,此时的学生可以边听边记录,可以更好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四、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堂注意力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增强自制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也直接指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标和方向。在现在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引入新课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有趣,这就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想要去学习新课文、新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做游戏、比赛等等。采用新颖教学手段的同时,教师本身的教学也应生动有趣,比如肢体语言的大量运用,语调的有起有伏等等,通过这些都有助于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整体注意力。作为教师,要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要让教学走在小学生发展的前面,注意深浅得当,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后,挖掘学科的兴奋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严肃课堂纪律性,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是复杂而辛苦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层次又各不相同,因此学习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干扰,
2
只依靠不随意注意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老师有时候需要使用强制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回到学习之中来。教学实践中,几乎每个班都有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教师稍加放松,他们就会扰乱课堂纪律,这时教师就必须严肃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把注意力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课堂注意力
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的学习习 惯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别重要, 应注意培养小学生上课注意听讲 的好习惯。要求小学生上课时有两到:眼到、心到。如:引导看图 时要求每一个学生眼睛都盯着图片, 及时提示那些不专心的学
生,表扬那些注意力集中的同学。另外,在辅导学生学习时,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用脑,帮助学生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 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 服困难的毅力,具有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帮助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拉和磨蹭。此外,教师要要求学生检查作业,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四)控制好上课节奏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注意力。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时间有限,不能再整堂课上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如何控制好上课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刚上课时,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候,教师就应抓紧时间进入课堂,而不应涉及过多课外内容。当学生学习了15至20分钟后,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那么此时教师可以用上做做小游戏,小组讨论或其他方式让学生的身体得到放松,学生得到一些时间的放松与休息之后,就能更有效的投入到课堂中去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让他们的思想集中于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为有效。从而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耘.小学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尹良俊.谈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J].校长阅刊,2005.06
?4?郑文莉.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J].读写杂志,2011(9):199-200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