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骑“白马”的苍耳
教材分析:
自然界神奇而美丽,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趣。本文以童话的形式,以刺猬先生的调查为线索,向我们介绍了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融知识介绍于故事情节中,再加上琅琅上口的儿歌,使文章生动形象,情趣盎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目的要求:
1、 认写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了解蒲公英、凤仙花、樱桃、苍耳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法学法:
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破题引入,激发兴趣 ,设疑自探。
同学们,你们见过苍耳吗?(出示课件上苍耳的图片)你们知道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
设疑: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1、苍耳能“骑马”吗?
2、“白马”指什么? 3、什么是“苍耳”?
4、它为什么能骑“白马”?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疑 。 出示自探提示:
1、自由读课文,先勾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后面生字进行学习。
2、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在文中用笔勾出来。
A、苍耳能“骑马”吗? B、“白马”指什么?
C、它为什么能骑“白马”?
3、课文中还介绍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划出相关的语句。
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根据提示进行自学。 三、 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并识记。
2、 教师用开火车、找朋友的形式检查生字学习情况,并用生字扩词。越多越好。 3、 分析字记忆形。
感:上下结构,上边“咸”,下边“心‘ 警:上下结构,“敬”加“言”。
4、 区别比较字形,相互交流写好字的关键点,注意“感”“经”“警”。
经( ) 感( ) 钩( ) 轻( ) 减( ) 钓( ) 5、 指导书写生字。
四、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解疑合探。 (12分钟)
1、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请学生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并连线。
蒲公英 白兔 凤仙花 小鸟 樱桃 风 苍耳 太阳
2、讨论:从它们不同的传播方法中,看到了什么?(很聪明,很会动脑筋,很有趣)
3、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苍耳靠什么来传播?苍耳妈妈更有办法,怎么做的?它有趣表现在什么地方?在文中找答案。 五、质疑再探:
你明白了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六、拓展知识,激发兴趣。 (5分钟) 1、自己编一道题考一考你的同桌。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示查阅的资料) 出示: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设计:
21、骑“白马”的苍耳
借风
蒲公英————撑伞飘飞
太阳晒
凤仙花————爆裂射出
小鸟
樱桃树————吃下带走
兔毛
小苍耳————四处安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