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系统分析与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1:00: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实验地点: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本科实验报告

系统分析与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实验 学号:

2015年 11月 1 日

1

一、实验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案例中完成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步骤,并熟悉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关应用软件,加深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规范,为后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要求

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完成,自选题目,班内题目不重复,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并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主要设备:笔记本计算机 四、实验内容 1 选题及项目背景

图书馆管理系统分析实验

在计算机尚未在图书管理系统广泛使用之前,借书和还书过程主要依靠手工。一个最典型的手工处理还书过程就是: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上附带的描述书的信息的卡片和读者的借阅证放在一个小格栏里,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贴的借阅条上填写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好相应的还书信息,这样还书过程就完成了。而对于现在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来说已经不可能了,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馆也先从传统的图书馆发展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图书馆,这些变化使得图书馆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人们查找资料也更加方便。对于一些小图书馆和一些图书室来说,由于工作人员比较少,长期以来,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图书借阅一直未能很好地开展。在平常的图书借阅工作中, 由于大部分读者不熟悉图书馆藏书,且对图书排架分类的不了解,往往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其所需的书。

2 定义

读者输入图书卡号及密码后可以查询到自己的借阅信息,也可以查询自己所需图书信息;读者

带着图书卡和自己所需借阅的图书进行借书处理,这样系统会自动更新读者信息库。读者带着所需归还的图书进行还书处理,这时系统会自动检查该图书是否超期,若超期它会提示还书管理员和读者,若未超期则还书成功,同样系统会自动更新读者信息库,同时也会自动更新图书数据库。读者也可以进行续借图书。借书处发现有新书出版或者缺书情况,系统会将数据传输给图书数据库,图书数据库会根据情况对采购员发出采购信息,采购员就会进行采购处。

2

3 参考资料

《系统分析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

4 系统分析与设计

4.1需求分析

4.1.1识别参与者 用户和图书管理员

4.1.2 对需求进行捕获与描述

本系统可分为管理员登陆和读者登陆,其中管理员登陆有四大功能模块,借阅管理、图书管理、读者管理、系统维护;读者登录可以借阅图书、续借图书、查询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以及书籍信息。

(1)借阅管理:该功能可以对借书及还书信息进行查询、统计、修改及删除。 (2)图书管理:该功能可以对图书信息及图书种类进行查询、查看、修改及删除。 (3)读者管理:该功能可以对读者信息及读者类型进行查询、查看、修改及删除。 (4)系统维护:该功能包括对密码的修改及删除和对用户的添加及删除。 读者登陆有两大功能模块,查询和续借。

(1)查询:该功能可进行读者个人信息的查询、借阅信息的查询及图书信息查询。 (2)借阅:该功能可进行书籍借阅。

(3)续借:该功能可进行图书的续借操作。

100.1 100.2 用例ID号及用例名 用例概述 Uc_100借阅图书 该用例描述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中,借阅者登录系统并借阅图书,系统验证借阅者信息及图书信息,将图书信息返回给借阅者,读者确认后,借阅成功。 100.3 101.4 100.5 100.6 100.6.1 参与者: 前置条件(Pre-Conditions) 借阅者 借阅者登录系统 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s) 借阅信息返回给系统,并将图书信息返回给借阅者 事件流 基本事件流 (Basic Flow) 1) 2) 3) 4) 5) 6) 7) 借阅者借阅图书。 系统查询图书信息。 系统将图书信息返回给读者。 借阅者查看图书信息。E-1 借阅者确定借阅图书。 系统登记借阅信息。 借阅者获取图书。 100.6.2 扩展事件流(Alternative E-1 (代替第1步)如果图书资源被借走,那么借阅者需要重新借Flows) 阅想借阅的书籍。

4.1.3 用例图

3

借阅者用例图

4.1.4 分析与讨论

1) 建模用例图的步骤、方法?

1.确定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2.识别系统参与者; 3.发现用例;

4.描述用例及确定用例关系; 5.建立用例图;

6.定义用例图的层次结构。

2) 如何识别系统的参与者?应该如何划分用例,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与者是系统外部的一个实体,他以某种方式参与了用例的执行过程。 1.可以使用系统的主要功能; 2.可以改变和获取系统数据; 3.可以支持和维护系统;

4.对系统的运行结果感兴趣;

用例的来源是参与者对系统的期望,识别用例可以从用户需求出发。

3) 心得

4

搜索更多关于: 系统分析与设计 的文档
系统分析与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yxv8745an6b8vf014f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