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8 18:20: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判断并选择必要的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足球场上可真热闹,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二、互动新授

1.教学课本第20页例题5。

教师提问: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观察情境图)

汇报:已知共有16人来踢球,已经来了9人,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要解决的问题是还有几人没有来?

教师提问:怎样解答“还有几人没有来”?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从总数里去掉已经来的9人,就能求出还有几人没有来。 教师课件展示学具示意图: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汇报:用减法计算16-9=7(人)。 师:有一队踢进4个球这个条件有用吗? 学生思考,汇报:这是个多余的条件。

师:为什么说这个条件是多余的?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例题中提供给学生的已知条件有多余的,这时候教师就指导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必要的信息进行解答,从而培养学生有序地进行分析、解题。)

学生思考、交流、汇报:还要来的7人加上已经来的9个一共有16人,解答是正确的。 2.练一练。

完成课本第20页的做一做。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下列三个步骤,在小组内完成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读题,你从题中读懂了什么? 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母鸡有几只,要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母鸡有几只?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为学生小组探究解题的过程列明解题步骤,逐渐使学生感受并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有序思考的解题步骤。)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2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另一组有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

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两个小组一共13人,我们组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另一组有几人,即从两组的总数中,去掉已知小组的6个人,就能求出“另一组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两个小组的人数相加6+7=13,求出的答案和题中的已知条件“两组一共13人”数量一致,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的。 2.完成课本第22页练习五的第4题。 (1)看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

(2)这里的三个已知条件,要求藏起来几人,该选择哪两个条件来解答?该怎样求另一组有几人?(选择“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这两个条件来解答;要求“藏起来有几人”,即从玩捉迷藏的总人数14里,去掉外面的6个人,就能求出藏起来有几人,用减法来计算) (3)怎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汇报:可以将外面的6人与求出藏起来的8人相加得到14人,与题中的已知条件“有14人在玩捉迷藏”一样,可以说明答案是正确。 四、课堂小结

1.师: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的解题过程中,你发现和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交流、个别汇报。

教师小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多余的条件。大家要学会判断,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排除多余的已知条件再进行解答。 2.布置课后作业:练习五的第1.3两题。 五、教学反思

搜索更多关于: 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 的文档
一年级解决问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8rl1xuk39pugn7q9x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