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________,是构筑中华文化的________,是中国精神文明的________。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 ,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 , 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结晶 旗帜 核心 B.旗帜 核心 结晶 C.结晶 核心 旗帜 D.核心 结晶 旗帜
(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词和划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
D.“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 (3)请任选一种字体临写下面的文字。
【答案】 (1)C (2)B (3)略
【解析】【分析】(1)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旗帜:比喻榜样或模范。核心:中心,主要部分。结合以语境分析,因为汉字是祖先的智慧创造的,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故应选用“结晶”;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故应选用“核心”。故选:C。 (2)ACD解说正确;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一句中的不管……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而不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3)最上面一行是楷体,下面一行是行书,答题时任选一种字体临摹即可,要求正确、规范、美观,并注意字体的相似度要高。 故答案为:⑴C;⑵B;⑶略
【点评】⑴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
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⑵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复句类型、句子成分、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合的能力。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常见的复句类型有:并列复句、选择复句、因果复句、条件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等。答题时要分析句子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据此辨析复句类型。也可以根据关联词辨析。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⑶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楷书的特点是: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的特点是: 行书结字必须具有动势,注意字的大小、布白、虚实、粗细、枯润变化及其用笔特点,这样写出来的行书自然会有动势。答题时要注意书写要正确、整洁、规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欣赏江南佳人温婉风姿的时候,又怎能不忆起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①在那个乌云遮月的年代,一代女侠——②秋瑾,行走在革命的前端,饮马江湖,风云驰骋。③最后血溅轩亭,埋骨西泠,其风云奔腾的事迹在历史的天空里荡气回肠。她那“秋风秋雨愁煞人”④的诗句直指当时的黑暗社会,至今被后人传颂不忘。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温婉 B.风云驰骋 C.荡气回肠 D.传颂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D (2)A
【解析】【分析】(1)A项,“温婉”指温和柔顺,婉约有度。使用正确。B项,“风云驰骋”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使用正确。C项,“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使用正确。D项,“传颂”指辗转传布颂扬,一般用于对人或事迹,属于词语使用对象误用。这里可使用“传诵”,指辗转传布诵读。故选D。
(2)①处“又怎能不忆起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为反问语气,句号应改为问号,其他三项无误。故选A。 故答案为:⑴D;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词语的意思;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
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 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乐章。②A 这些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③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B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的只是声音,看到的只是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指出来并改正,美观书写在下面。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2)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溪水淙淙
(3)给第②句A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4)B处应填写的标点是________。
(5)依照文中画线句子句式特点,再续写一个句子写在文中横线上。
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B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富;赋;偕;谐 (2)cóng (3)但(但是) (4);
(5)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诗篇。
【解析】【分析】(1)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偕”与“谐”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淙淙”:流水的声音。读“cóng”。注意据义定音。
(3)“这些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与上文的“大自然富予人们最美妙的乐章”构成转折关系,所以A空应填“但”或“但是”。
(4)“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奏出的美妙和偕的音乐”与“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是同一层次的并列关系,在联系上下文,即可断定B处填分号。
(5)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铺就的最美最好的图画”。句式结构为“……在他看来是大自然……”。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富;赋;偕;谐; ⑵cóng; ⑶但(但是); ⑷;
(5)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抒写的美妙绝伦的诗篇。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⑵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⑶本题考查了关联词的使用,学生要掌握常见关联词,明确分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适合的关联词填空;
⑷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5)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①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 ②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 , ③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④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估计 B.谈情说爱 C.喧宾夺主 D.庄严
(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1)C项,喧宾夺主:客人谈论的声音超过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客人取代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结合句中具体语境可知,应用“哗众取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2)B错误,此处意思已表达完,后面“只要……”是另外一个句子,故此处应用句号。 故答案为:⑴C;⑵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