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加15套中考中考模拟卷〗河南省信阳固始县联考市级名校2020届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14:48: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四轮太阳能汽车总质量为400kg,顶部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如图所示.太阳光照射到地面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2×103W/m2,汽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为5m2,这种车将太阳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可达32%.

(1)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则太阳能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正常运行时该车的功率可达多少kW?

(3)这辆汽车在某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则汽车在该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2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3321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2.0×105kg,底面积约为500m2。(g取10N/kg,)求:

它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登陆艇静止在水平海滩上时,对海

滩的压强是多大?

21.用图所示的滑轮装置把重为5N的物体在10秒内匀速向上提高2米.不计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求:

①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所做的功W. ②拉力F的功率.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如图,凸透镜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

23.为了安全用电,请将独立工作的电灯和插座接到家庭电路。 (_____)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为了使烛焰的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只需要调整高度一个元件是

_____.若不调整,会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选填“上”或“下”)方.若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整高度后,不改变图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无像,此时应该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将会在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

25.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在总结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同样器材可以完成多个实验.于是他们选取如下实验器材,电源一组、开关、电流表、多个11Ω和31Ω的电热丝、滑动变阻器、玻璃瓶、导线、煤油和水若干.

探究实验一:探究不同液体吸热能力.

(1)将电热丝包裹绝缘外壳后串联入电路,完成实验电路,所选电热丝R=_________R乙.甲乙烧瓶中应装入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实验记录数据,并绘制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以看出甲容器中装的是_________.

(2)此实验中用_________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探究实验二:探究不同电热丝发热能力.

甲、乙两瓶中装入111g煤油,瓶内各安装一根电阻丝.两瓶中各插入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两瓶煤油的温度后,闭合开关,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甲 电流/A 1.6 通电时间/min 21 电阻/Ω 11 初温/℃ 21 末温/℃ 37 乙 甲 第二次 乙 1.6 1.6 1.6 21 31 31 31 11 31 21 21 21 63 44 76 (3)此实验中用此实验中用_________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4)分析表中第一次甲、乙数据,可得出: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_________越大,导体发热越多.

(5)有同学提出,煤油吸收的热量不一定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经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提出在不同的加热过程中,加热效率很可能不同.请你计算第一次实验中甲的加热效率为_________.

(6)综合分析各组数据,发现加热效率都不相同.你认为影响此次实验加热效率的因素主要________. 26.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

发出的声音是由

塑料尺_____产生的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_____变大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d图实验声音为1.2×10■,两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_____变小如图c到图f,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_____改变.

2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解析】

试题分析:A.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用热水洗烫干丝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干丝的内能,正确;B.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只能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看,切成细丝的干丝“藕断丝连”不是分子,错;C.烫干丝香味四射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正确;D.烫干丝的温度越高越能入味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这是分子的热运动。正确;错误选B。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分子动理论

2.A 【解析】 【分析】

(1)将甲和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根据图象读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它们两端的电压;(2)将甲和乙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的电流;(3)根据图象读出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的电流;(4)根据图象读出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电阻值. 【详解】

A.将甲和乙串联,电流为0.3A时,由图象可知此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分别是1.5V、0.5V,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

U=1.5V+0.5V=2V,故A正确; B.若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1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0.2A、0.4A,由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I=0.2A+0.4A=0.6A,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通过的电流为0.5A,此时乙的阻值R乙=故D错误.故选A. 3.A 【解析】 【详解】

A、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故A正确; B、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是导体,用湿手摸开关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高压输电线上是高压,在下面放风筝时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或跨步电压触电,故D不合题意. 4.D 【解析】 【详解】

A.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错误; B. 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故错误; C.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误;

D.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痕,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正确。 5.C 【解析】

空气开关相当于保险丝,应串联在干路中,由图知道连接正确,故A不合题意;两孔插座,与其他用电器

2.5V=5Ω,1.5A

〖加15套中考中考模拟卷〗河南省信阳固始县联考市级名校2020届中考物理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zna272b1x9jajr88ky455t2h95xc900w9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