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
答案]
一、单选题
1.不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D)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校横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提高
2.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是(C)
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 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
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4.具有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作业交替进行的特点,在人口稀少的偏僻地区
5.考试的核心环节是(B)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6.(B)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A.教学大纲 B.教科书 C.参考书 D.教学进度
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D)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8.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班教学 D.小组合作学习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10.(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组织形式
1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批改作业 D.成绩考评
12.“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B)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3.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 A.信度 B.效度 C.实用性 D.区分度
14.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C)
A.学习直接经验 B.社会实践 C.学习间接经验 D.智育
15.最早的教学手段是(B)
A.实物 B.人自身的活动 C.说教 D.标本
16.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育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7.教学过程是一种(A)
A.认识过程 B.特殊的认识过程 C.育知过程 D.育德过程
18.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着手,坚持正面教育,这体现了(B)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9.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0.一节好课的最根本的标准是(D)
A.教学目的明确 B.教学内容正确 C.教学方法灵活 D.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
21.认识和把握教学活动多样性的关键是(B) A.教学本质 B.教学模式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了(B)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3.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2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25.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6.“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C)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7.“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C)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情意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下列原则中属于德育原则的是(A)
A.导向性原则 B.因势利导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9.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位“教师节”的决定始于(A) A. 1985年 B. 1989年 C. 1993年 D.1995年
30.问世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B) A.康德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卢梭
31.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32.平行管理是教育家(B)提出来的。 A.凯洛夫 B.马卡连柯 C.皮亚杰 D.布鲁纳
3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地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3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35.教学管理的核心是(C)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36.形成班集体的首要条件是(C)
A.领导核心 B.行为规范 C.共同的目标 D.人际关系
37.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维持班级秩序 C.形成良好的班风 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39.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D)
A.平行管理 B.常规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是指(B) A.测量 B.测验 C.考试 D.评价
41.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D) A.人身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42.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D)。 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43.学生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这提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D)原则。 A.共产主义方向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因材施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44.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B) 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45.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46.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D)
A.各科教学 B.周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4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8.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C)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49.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50.“私德教育”的核心是(A)
A.家庭美德教育 B.个性品质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51.德育“认知模式”的提出者是(B)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班杜拉 D.奥苏伯尔
52.教学工作的基础是(A)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作业布置与批改
53.总结测验的根本目的是(D)
A.发现问题 B.分班.分组 C.调控教学 D.阶段性总结分析
5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B) A.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 B.建立班集体
C.培养学生健康的精神和民主作风 D.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