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2】 太阳能与人类生存
第4页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知识拓展】中和热及测定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一)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
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L盐酸、0.55mol/L NaOH溶液 (二)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5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
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三)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中和热计算公式:
(m1?m2)?c?(t2?t1)?10?3 △H??kJ?mol?1
n(H2O)其中(m1+m2)表示溶液质量,c为比热容 c=4.18J·(g℃)1
—
(四)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中和热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
1.俯视法量取50mL盐酸和50mL氢氧化钠溶液--------------------------( ↓ ) 2.量取盐酸溶液未用水洗涤,马上量取氢氧化钠溶液----------------------( ↓ ) 3.未使用环形玻璃棒搅拌不均匀,未完全中和----------------------------( ↓ ) 4.实验时天气冷室温低,中和时放出的热量被烧杯吸收或散失到空气中------( ↓ ) 5.用50mL 0.50mol/L的NaOH溶液--------------------------------------------------------( ↓ ) 6.未将NaOH溶液一次倒入烧杯中---------------------------------------------------------( ↓ ) 7.用50mL 0.1mol/L的HAc代替盐酸---------------------------------------------------- ( ↓ ) 8.未盖严纸板----------------------------------------------------------------------------------- ( ↓ ) 第5页
【随堂练习】
1、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2 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
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A )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D、将一定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 --------------------------------------------------------------------------( A )
A. NO2转化为N2O4 B. 醋酸的电离 C. 硝酸铵的水解 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