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沂南方言的儿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17:30: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沂南方言的儿化○

1

刘长锋 王平平

(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州 221116)

摘要:儿化是山东方言的一大特色。笔者将本文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主要根据沂南方言的声韵配合情况来重点描述沂南方言儿化的读音,通过比较, 从声母、韵母、声韵配合方面分类讨论沂南方言的儿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考 察与沂南方言相类似的临近方言的儿化现象及其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沂南方言 与普通话不同的儿化词类以及儿化形式;第四部分为结语。本文试图通过比较, 从中体现出沂南方言的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特征。 关键词:儿化;声母;韵母;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

2

沂南方言○由于沂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而呈现出官话少有的复杂性。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等先生所著《山东方言的分区》按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将沂南方言

划归山东方言东区东潍片;《中国语言地图集》在图019?2官话之二及020?2官话之二说明文字中按古入声字的今读音调类将沂南方言划归冀鲁官话区石济片聊泰小片,在图021?3官话之三中将沂南方言划为“带有中原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将北邻沂水方言划为胶辽官话青州片,将东邻莒县方言划为“带有胶辽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因沂南是个新县,建县才半个多世纪,主体部分从原沂水县划出,东部两个镇从原莒县划出,南部一个半多镇从原临沂县划出、个别村庄从原费县划出。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沂南处于三个官话的交界地区,属于“三不管”又“三都管”的地域。2007年7月份,我与王平平和临沂师院的副教授邵燕梅同志对沂南方言进行了调查,结论是:沂南方言是一个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特征极强的官话区小片方言(相关内容将另文论述)。 在沂南进行方言调查时,我们发现沂南方言的儿化很有特色,读音与众不同。“沂南方言

3儿化最复杂,规律性也极强。其儿化方式和规律在全国的方言中也实属罕见。”○对照《沂南县志》601-605页第三十一篇第二章语音第二节语音变化之“儿化”部分、《临沂方言志》49—53页沂南音系之“儿化韵”部分的记音,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同之处,因此特地将儿化韵的读音进行了整理,基于与普通话以及邻近方言之间的比较,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

的东西。

1. 沂南方言的儿化音变情况及其规律

1.1. 先看普通话儿化的音变情况及其规律

《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的音变情况及其规律(例详见附录1):

⑴音节末尾是ɑ、o、e、ê、u?(包括ɑo、iɑo中的o[u])的,韵母直接卷舌。?⑵韵尾是i、n的(除in、u?n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但是韵母是in、u?n的,丢掉韵尾,还要加[?r]。

⑶ 韵母是i、u?的,加[?r]。?

1本文为2007年研究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沂南方言的归属定位研究》之部分内容。项目批准号07YW025。 ○

2本文将沂南方言的定义为沂南县境内的方言而不是现在的沂南县行政驻地界湖镇的方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沂南○

县成立之后经过多次的分合并撤和重设,县城也曾设于不同的地方,只是最后重设后才固定在界湖。如果仅仅以县城驻地的方言为沂南方言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有几个不同的“沂南方言”。笔者将沂南方言划为四个区,文中的儿

1

化读音以一区(最大的区)读音(界湖音)为主,兼采二区读音而以界湖音为主来注音。

3 语见罗福腾、曹志耘1992年在沂南进行方言调查时帮助编写的《沂南县志》(1997年出版)方言部分第601页。 ○

⑷ 韵母是-i[?]、-i[?]的,韵母变作[?r]。

⑸ 韵尾是nɡ的,丢韵尾,韵腹带鼻音,并卷舌。有的加[?r]。 《普通语言学纲要》(修订本)第七章第五节第二小节“普通话的儿化音”为普通话的?儿化韵(详见附录2)归纳出四条音变规则:?

(1)儿化韵是原韵母和/??/音的融合:舌尖元音为[??]所取代;舌面前高元音/i,y/+[??];非高元音/a,o,?/等及后高元音/u/+[r],化为一体,韵腹儿化(有卷舌音音色);舌尖元音/?/

和前高元音/i/的儿化结果不一样。 (2)介音不变。

(3)带前元音韵尾[-i]和前鼻音韵尾[n]的韵母儿化时,韵尾[-i]、[-n]丢失,韵腹+[r]。 (4)后鼻音韵尾/-?/丢失韵腹鼻化并儿化,等于是韵腹元音与[r]的融合。

以上两书所谈普通话的儿化只涉及韵母的读音变化,不涉及声母的变化。而沂南方言的儿化不止是韵母读音发生变化,声母读音也会发生变化。

普通话22个声母,沂南方言有30个声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沂南方言有37个韵母;都有四个声调,调类相同,但调值不同(沂南方言的声母、韵母、调类与调值详见附录3)。

1.2. 沂南方言的儿化与普通话儿化的差异

沂南方言儿化的语音变化与普通话颇多差异,表现为:

1.2.1. 韵母

韵母儿化之后的读音,有如下情况:

⑴部分与普通话的儿化相同,如: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音变规律之⑴、⑵、⑸大致相同;与《普通语言学纲要》音变规则之(3)、(4)相同。 ⑵部分与普通话的儿化不同,如: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音变规律之⑶、⑷及《普通语言学纲要》音变规则之(1)有所不同,? 在沂南方言儿化中变为e;普通话的ai、an儿化为? ?,而沂南方言的?、a?儿化为?。

⑶普通话儿化时介音不变,即《普通语言学纲要》音变规则之(2),而沂南方言带介音的词语儿化时有两读:一是丢介音,细音变为洪音;二是保留介音。由此就出现了一些韵母儿化后在沂南方言中读音相同即多个韵母合并为一个韵母的情况,在普通话中则不然,普通话只有合二为一的情况。

⑷沂南方言的部分词语儿化时有两读甚至多读的情况(详见本文列表之丙种规律,乙、丁表中的个别词语),而普通话的词语儿化时则无此种情况。?

1.2.2. 声母?

普通话的词语儿化后声母不变,沂南方言的词语儿化后只有一少部分声母不变,大多数声母要发生变化。声母的变化,主要有几种情况:

第一是原声母和韵母之间增加一个闪音?,声母成为复辅音;个别情况是闪音?加在介音和韵腹之间?;?

第二是一部分读尖音的词语儿化后声母有两读(一读是声母由舌尖前音变读为齿间音,其后加上闪音?? ,声母成为复辅音,丢掉介音;二读是声母不变,介音不变,闪音?加在介音和韵腹之间);?

第三是古知庄章声母在普通话中今读?t?、t??、?,沂南方言中读舌叶音?、??、?和翘舌音t?、t??、?两组音,?、?儿化后变为边擦音???;??‘、t?‘?儿化后变为送气的边擦音t?‘?;?、

2

t?儿化后变为t??。(详见本文列表之丁种规律)。?

第四是l声母儿化后变为闪音?。?

第五是零声母?儿化后有两读,一读是声母变为闪音?,二读是仍为零声母,但闪音?加在介音i或y和韵腹之间。?

1.2.3. 声韵配合

在声韵拼合方面,儿化时介音-i-、-y-有消失和保留两种情况:介音消失时,闪音?取代了它的位置;介音保留时,闪音?置于介音和韵腹之间,但此时介音发音极其短,几乎是一带而过,这大约是受普通话影响所致,既要加上闪音?,又要保留介音-i-、-y-,于是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将闪音?加在介音和韵腹之间(详见本文列表之丙种规律)。?

1.3. 分类

沂南方言的儿化读音具体可按声母、韵母的搭配及其读音而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两大类:

1.3.1. 普通型儿化韵

普通型儿化韵15个,与普通话儿化规律相同:

儿化韵 ɑr uɑr ?r u? r er uer ur ?r ?ur ?r u?r ɑr uɑr ?r u?r 原韵母 ɑ uɑ ? u? e ? ue u? u ? ?u ? a? u? ua? ɑ? uɑ? ?? u? 例词 p p? m f(拼开口呼) 刀把儿 老妈妈儿 法儿 水波儿 山坡儿 么儿 葱白儿 一二拍儿 小麦儿 练习本儿 花盆儿 没门儿 两份儿 红布儿 没谱儿 数目儿 小付儿 红包儿 锦袍儿 寒毛儿 牌儿 班儿 伴儿 盘儿 小满儿 慢儿慢儿 鞋帮儿 毛螃儿 帮忙儿 处方儿 冷崩儿 凉棚儿 裂缝儿 k k?? x(拼开口呼、合口呼) ?(拼合口呼) 嘎儿嘎儿叫 刷卡儿 打哈儿哈儿 小瓜儿 门挂儿 兰花儿 闲话儿 坑坑洼洼儿 唱歌儿 树棵儿棵儿 墨盒儿 水果儿 铁锅儿 大伙儿 鸟窝儿 方格儿 小二黑儿 小客儿 树根儿 痕儿 大鬼儿小鬼儿吃亏儿 灰儿 一会儿 小魏儿 驴打滚儿 元昆儿 丢了魂儿 下文儿 扁担箍儿 短裤儿 水壶儿 小屋儿 高高儿的 棉袄儿 小号儿 小狗儿 两口儿 毛猴儿 小欧儿 盖儿 小孩儿 爱儿 豆腐干儿 出汗儿 刨埯儿 乖儿 柺儿 筷儿 开怀儿 开关儿 水管儿 大款儿 带环儿 弯儿 鱼缸儿 麦糠儿 成行儿 □[???213]~~地响 柳条筐儿 蛋黄儿 麦芒儿 小王儿 打更儿 挖坑儿 哼儿哼儿 公儿母儿 空儿 小红儿 嗡儿嗡儿 说明: 本表中声母只限于唇音p p? m f 和舌根音k k?? x及零声母?,韵母只限于开口呼与合口呼。唇音拼开口呼韵母;舌根音拼开口呼韵母和合口呼韵母;零声母拼合口呼韵母。拼读规律如下:

声 母 唇音声母 舌根音声母 零声母

韵 母 开口呼 开口呼 合口呼 合口呼 儿化后的读音 声母不变,韵母直接卷舌。 3

1.3.2. 特殊型儿化韵(分甲乙丙丁四表) 1.3.2.1. 甲种儿化韵

本表有儿化韵17个 儿化韵 ?ɑr ?u?r y??r ?ur y?ur ??r ?u?r y?u?r ?er ?uer y?uer ??r ??ur ?ɑr ??r ?u?r y?u?r 原韵 母 ɑ u? y? u y ? a? ua? ya? ? e u? ue y? ? ?u ɑ? ?? u? y? 例词 t t? n(拼开口呼、合口呼) tθ tθ? θ(拼开口呼、合口呼) 一沓儿 捺儿 黑板擦儿 爷仨儿 花朵儿 花托儿 雅座儿 犯错儿 嘟儿 秃儿 卒儿 吃醋儿 小苏儿 鞋带儿 元太儿 鸡蛋儿 炭儿 段儿 团儿 打盹儿 李家屯儿 成对儿 小腿儿 小刀儿 海涛儿 头脑儿 兜儿 小偷儿 档儿 趟儿 囊儿 油灯儿 能儿 冻儿 桶儿 脓儿 甜枣儿 草儿 臊儿 仓儿 嗓儿 小曾儿 层儿 小祖宗儿 小葱儿 小宋儿 小菜儿 腮儿 小三儿 钻儿 秫秸攒儿 蒜儿 籽儿 词儿 丝儿 毛贼儿 加塞儿 东村儿 分寸儿 小孙儿 受罪儿 穗儿 主角儿 瘸儿 穴儿 马驹儿 蛐蛐儿 歌曲儿 卷儿 圈儿 拳儿 券儿 军儿 成群儿 功勋儿 寒琼儿 小熊儿 t? t?? ?(拼撮口呼)

说明:

本表声母仅限于舌尖中音t t?n 、齿间音 tθ tθ? θ 和舌面音t? t?? ? ??。儿化后声母和韵母之间增加闪音?/?。拼读规律如下: 声 母 韵 母 儿化后的读音 舌尖中音开口呼、合口呼 t t?n 齿间音tθ tθ?θ 舌面音t? 撮口呼 t?? ?? ?

儿化后y?为介音,韵腹为y者韵腹变为?u并鼻化,介音与韵腹之间增加闪音?;带后鼻音韵尾的韵母变为鼻化韵母,然后卷舌。 儿化后在声母和韵母之间增加闪音?,声母变为复辅音t? t?? n? tθ? tθ?? θ?;韵母卷舌。 1.3.2.2. 乙种儿化韵

本表有儿化韵13个 儿化韵 ?ɑr ??r ?u?r ?ur ??r

原韵母 ɑ iɑ i? u? y? u y ? 例词 l (拼四呼) 旮旯儿 仨俩儿 咧儿咧儿 铜锣儿 啰儿啰儿 大略儿 煤球炉儿 小路儿 小鹿儿 小毛驴儿(两读之一读) 小吕儿 小来儿 4

搜索更多关于: 沂南方言的儿化 的文档
沂南方言的儿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68t6eazo7zlrl1b2x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