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发动机曲轴设计原创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0 19:03: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图11-4

由于本设计曲轴的轴颈及曲柄臂直径都比较粗,重叠度也比较大,再考虑到油道加工的工艺性,因而本设计油道的布置方式选择斜线油道油道加工的工艺性。

8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 JX493ZQL曲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4.1 作用于单元曲拐上的力和力矩

4.1.1 计算公式及其推导

我们在设计时把曲轴简化为等圆截面梁,由材料力学相关知识可知:在i支承处左端梁转角?iL和右端梁转角?iR为(若a?b):

(5.2)

由变形协调条件?iL=?iR,

图12-5 连续梁受力图

MiL?L0MiRZi?1?L2MiR?L0MiLZi?L2?1?L00?1?L00????=

3EI6EI16EI3EI6EI16EILL又因为MiL??MiR,所以8MiL?32M?8M?1ii?1?3(Zi?Zi?1)L0 (5.3)

9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设第一支承和最后一个支承处的弯矩为零,即M1?M5?0。

上式中包含i?1,i,i?1三个支承处的内弯矩,故称三弯矩方程。连续梁有多少个内支承就可以建立多少各这样的三弯矩方程,以此可求出支承处的内弯矩。

4.1.2 曲拐平面内支承弯矩计算

已知L0=28+25.11+18.08?2=89.27mm,当i=2,i=3,i=4时,由上式得三弯矩方程组:

?32M2L?8M3L?3(Z2?Z1)L0?LLL?32M3?8M2?8M4?3(Z3?Z2)L0 ?LL32M?8M?3(Z4?Z3)L043?根据四缸机工作循环表,参照可知Zi具体数值。具体如下所示: 将L0、Zi分别代入方程组,得工况下各支承处的弯矩如表5.2所示。

同理根据各工况下载荷Ti计算曲拐平面的垂直平面内弯矩,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各工况下载荷Zi数据 (单位:N)

工况 一 二 三 四 Z1 Z2 Z3 Z4 -346.96 7997.61 -10276.86 6122.88 7997.61 -10276.86 6122.88 -346.96 6122.88 -346.96 7997.61 -10276.86 -10276.86 6122.88 -346.96 7997.61 表2各工况下曲拐平面内弯矩计算结果 (单位:N?m) 工况 一 二 三 四 M2 M3 M4 5.45 8.42 -66.49 25 133.87 -110.05 -126.79 93.32 -68.23 75.89 -32.38 -42.42 10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表3 各工况下载荷Ti数据 (单位:N) 工况 一 二 三 四 T1 T2 T3 T4 -1024.17 2365.96 -3040.24 1811.36 2365.96 -3040.24 1811.36 -1024.17 1811.36 -1024.17 2365.96 -304.24 -304.24 1811.36 -1024.17 2365.96 表4曲拐平面的垂直平面内弯矩计算结果 (单位:N?m)

工况 一 二 三 四 M2 M3 M4 1.3 4.15 -20.2 16.39 39.71 -39.17 39.71 -39.17 -20.2 16.39 1.3 4.15 4.1.3支反力计算

求得各支承弯矩后,就可用下图所示的模型来进行各个支座的支反力的计算:

图14-6支反力计算模型

得到支反力表达式如下:

Fyi?(Zi?Pri)L0?Mi?Mi?12 L0 11

搜索更多关于: 发动机曲轴设计原创性 的文档
发动机曲轴设计原创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6db9odmw4m0xd0pw4b4c2db011p100m5z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