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12个圆片、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封和“信”(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那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 )×2=14 4×( )=16
3.把12个圆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 教学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 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
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2) 交流。请生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3) 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 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 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 交流。请声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一句口诀。
(4) 显示想商的过程。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的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
商是3。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一题。先说题意,再计算。同桌说说想商的过程。
2.练习五第二题。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独立填写除法算式。交流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想商的过程。
3.练习五第三题。游戏:送信。
四、小结。
1.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来求商。我们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六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蕴涵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用2~6的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那句口诀。
2×( )=4 3×( )=6 4×( )=8 ( )×3=12
6÷2= 9÷3= 12÷4= 15÷3= 2. 开小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2放大图,说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结合环保教育)。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2.提出第1个问题: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请学生说出算式师板书:4×6=24 3.探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 引导:我们能根据图来提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各小组讨论。 (5) 交流。请生说一说提出的除法问题。(师板书) (6)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请生写出算式并计算。 4.交流。请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一句口诀。 5.结合板书观察讨论:4×6=24 24÷4=6 24÷6=4
你发现了什么?(探讨乘除法之间蕴涵的关系,加深对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同桌说说想商的过程。并说说都是用哪一句口诀的。
2.做一做2。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3道题,想一想:怎样很快求出各题的商。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根据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练习五第4题。根据图写出乘除法算式,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指名说说求商的过程。 四、小结: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七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求商的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进一步感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卡通图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请生口算,指名或开小火车。并贴部分卡片到黑板上,请学生找一找哪些算式是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
2、第十题“找朋友”。先计算,再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算式作上相同的记号。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卡通口算卡片。算对了,就把玩具摘下来。
4、第六题,先独立完成,再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右边的题,有什么发现。(被除数越小,商也越来越小)
5、书上第九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6、书上第八题。先请学生根据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指名说,同桌说),再写出算式。, 7、书上第十二题。请生先提问,然后请生同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计算。指名说算式和思考过程。
8、第十一题。比赛,表扬前十名。
9、小组互动:用数字卡片组成算式,互相口答,说出得数和口诀。
二、提高练习: 聪明题:
8 4 × ÷
板书设计: 课后记: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