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20种群(试题部分) 2021版高考生物(江苏)复习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5: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专题20 种群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点 1

考向

考情分析

备考指导

种群的数量特种群的数量特征

2

本专题内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

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加强数学模型的构

征 种群密度的调查 中涉及较多,其中种群的特征、

建和分析、注重对比归纳和规律总结。以

种群的数量变化模型 种群增长曲线及原理应用、种群

种群密度的调查为突破口,分析影响种群

的密度调查是高频考点,且常以

密度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构建概念图,分析

数学模型、实例、表格信息等形

各成分的生物学意义。结合探究培养液中

种群数量的变式进行考查。充分体现对科学思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分析原理、

化 维和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素养

数量的变化 设计和实验操作、构建模型等,理解“J”型

的考查。试题主要以选择题形式

和“S”型曲线形成的原因、特点,理解K值、

呈现,预计2021年高考中这种命

K/2值、增长速率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等

题趋势还将继续存在

【真题探秘】

基础篇

考点1 种群的数量特征

【基础集训】

1.(2019江苏无锡学考模拟,2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答案 D

2.(2019北京八中期中,15)科学家研究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年龄 个体数

0+ 92

1+ 187

2+ 121

3+ 70

4+ 69

5+ 62

6+ 63

7+ 72

8+ 64

9+ 55

10+ 42

11+ 39

≥12 264

D.位置状态和分布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年龄结构直接决定种群数量 B.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稳定型

C.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该营养级能量输出的方向包括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 答案 A

考点2 种群数量的变化

【基础集训】

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三模,15)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使K值提高 B.bc段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曲线X的种群数量模型Nt=N0λ中λ表示增长速率 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答案 C

t

2.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λ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 答案 D

t

综合篇

提升 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应用

【综合集训】

1.(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14)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大 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C.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会有所增大

D.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 答案 A

2.(2019江苏无锡期末,11)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某种群的最大数量 ②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度最快,达到K值后则保持不变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因素,在t2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种群数量小于K/2时环境条件充裕,不存在个体间的生存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应用篇

应用 生物防治在控制动物危害方面的应用

【应用集训】

1.研究人员根据当地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绘制出的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开始的15年间,田鼠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 B.5~10年间田鼠数量减少可能是由食物不足引起的 C.引入天敌是根据捕食关系而采取的生物防治 D.如果第25年诱杀雄性田鼠也会起到图中类似的效果 答案 B

2.图甲表示某农牧区四种主要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图乙为农技部门对某次蝗灾防治过程中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1)图甲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 模型。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当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小于5只·m时,随狭翅雏蝗种群密度增大,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说明蝗虫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蝗灾,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

(2)由甲图可知,对该农牧区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它与其他蝗虫形成 关系。

-2

专题20种群(试题部分) 2021版高考生物(江苏)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tht6schf3j4le87moy0088t3x4qm00ji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