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重点字词
陋室:简陋的房子 名:以。。。。。。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斯:这 惟:只是 馨:品德高尚 鸿儒:博学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身体 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一个简陋的房子,但是我的品德高尚。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没有粗鄙之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重点题
1.陋室不陋的原因(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1.陋室周围环境。2.交往人物。3.生活内容。写出了主人公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优雅恬静的自然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环境的清幽)
3.陋室主人交往人物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主人与人交往的高雅脱俗)
4.通过古代名贤类比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相同的志趣和抱负: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不但说明了陋室不陋而且还表达了作者拥有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
6.本文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7.可以看出陋室主人的高雅情操: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
1.作者简介: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说》《通书》 2.重点字词
蕃:多 染:沾染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蔓:生枝蔓 枝:长枝节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亵:亲近而不庄重 亵玩:玩弄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宜:应当 鲜:少 闻:听说 3.重点题
1.莲生长环境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俗世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2.莲风度气质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体态端庄) 3.体态香气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形态端庄,美名远扬)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拟人,排比)作者把花比作人:菊—隐士,牡丹—富贵者,莲—君子。对花的态度:叹惋菊花,鄙薄牡丹,赞美莲花。 5.莲(君子)有什么品质?
答:不与俗世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不慕名利,端正,高洁的品质。
6.作者写莲花之美,仅仅是赞美莲花吗? 不是,是为了赞美具有像莲花一样品质的君子
7.作者写牡丹的作用是:用菊花正面衬托莲花,用牡丹反面衬托莲花,说明莲花的美好和君子般的品格。 8.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有: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9.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莲是君子,高洁正直。
10.高度概括莲花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意思上说喜爱牡丹的人很多,喜爱莲花的人很少,言外之意是:爱慕名利的人很多,作者的知己很少,这句话讽刺了贪图享乐的世风,追求名利的世态。 4.关于莲的诗句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三峡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1)重点题
1.文章正面描写三峡山势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侧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日。(写出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山的特点:高俊连绵
2.本文重点写水,写山的特点为下文写水做铺垫,而水以夏季为盛,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写出水流之大,水势之急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礼拜的“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近(迅疾) 3.高度概括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描绘山林涧水的名句是“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作者以渔歌做结尾渲染了秋天萧瑟的气氛,侧面表现出渔民生活的悲惨
本文的思想感情是:对祖国山河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峡的景物特点:夏,奔放 春冬:清幽 秋:凄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