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数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i为虚数单位,复数z?2,z与z共轭,则zz等于( ) 1?i1 D.0 2 A.1 B.2 C.
2. 已知集合M?x|x?1 ,N??y|y?log2x,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2?? A.MIN?N B.MI?eUN??? C.MUN?U D.M??eUN?
3. 某学校为了更好的培养尖子生,使其全面发展,决定由3名教师对5个尖子生进行“包教”,要求每名教师的“包教”学生不超过2人,则不同的“包教”方案有( ).
A.60 B.90 C.150 D.120 4.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为( )
A.设α、β为两个不同平面,若直线l在平面α内,则“α⊥β”是“l⊥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 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N?0,1?,若P???1??p,则
P??1???0??
1?p; 2??开始 C. 要得到函数f?x??cos?2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3?s=0,n=1 否 ????g?x??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43??D. ?x?(0,? 是 s=s+tan?2),x?sinx.
n? 3输出s 结束 5.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0,则判
n= n +1 断框中的条件不可能是( )
A. n?2014 B. n?2015 C. n?2016 D. n?2018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为常数)表示的区域面积等于, 则抛
物线y?ax的准线方程为( ) A.y??21133x??x??y?? B. C. D.
242422|2016x|7.函数y?4cos(2016x)?e(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图像可能是( )
8.高为4的直三棱柱被削去一部分后得到一个几何体,它的直观图和三视图中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截面所在平面与底面所在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 )
A.2
B.2 C.
D.2 29.若(x?1n?1)n的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之和为81,则分别在区间[0,π]和[0,]内任取两个实数x4x,y,满足y>sinx的概率为( ) A. 1?1? B.1??x2? C.1?3? D.
10.函数f(x)?ln(x?1)?e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A. (?1,??) B. (0,??) C. (e,??) D. (,??)
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DE?2AE,CF?2BF.若有??(7,16),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
uuuruuur使得PE?PF=?成立的点P有( )个. A.2 B.4 C.6 D.0
12.已知双曲线x﹣y=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动直线l:y=kx+m与圆x+y=1相切,且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交点分别为P1(x1,y1),P2(x2,y2),则 x2﹣x1的最小值为( ) A. 22 B.2 C.4 D. 32
第Ⅱ卷(13-21为必做题,22-24为选做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的横线上)
13.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an?0,且Sn?____________.
14.从某大学随机抽取的5名女大学生的身高x(厘米)和体重y(公斤)数据如下表
x y 165 58 160 52 175 62 155 43 170 2
2
2
2
1e1an(an?3),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6??0.92x?96.8,则表格中空白处的值为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为y15.已知点A是抛物线y?12x的对称轴与准线的交点,点F为该抛物线的焦点,点P在抛物4线上且满足|PF|?m|PA|,则m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6. 若函数f(x)=x+ln(x+a)(a>0)与g(x)=x+e﹣(x<0)的图象上存在关于y轴对称的点,则关于x的方程x2?2alnx?2ax?0解的个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2
2
x
uuuruuurruuur3uuu已知△ABC的面积为S,且AB?AC?S,AC?AB?3.
2(Ⅰ)若f(x)?2cos(?x?B)(??0)的图象与直线y?2相邻两个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2,且
1f()?1,求△ABC的面积S; 6(Ⅱ)求S+3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平面ABCD?平面BCE,平面ABE?平面BCE,AB∥CD,AB=BC=4,CD=2,△BEC为等边三角形,P是线段CD上的动点. (1)求证:平面ABE⊥平面ADE;
(2)求直线AB与平面APE所成角的最大值; (3)是否存在点P,使得AP?BD?请说明理由.
P cosBcosC的最大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2016年国家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考虑到经济问题,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为了解家庭收入与生育二孩的意愿是否有关,现随机抽查了某四线城市50个一孩家庭,它们中有二孩计划的家庭频数分布如下表: 家庭月收入 (单位:元) 调查的总人数 有二孩计划的家庭数
2千以下 5 1 2千~5千 5千~8千 8千~一万 1万~2万 2万以上 10 2 15 9 10 7 5 3 5 4
(I)由以上统计数据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有二孩计划与家庭收入有关?说明你的理由. 有二孩计划的家庭数 无二孩计划的家庭数 合计 收入不高于8千的家庭数 收入高于8千的家庭数 合计 (II)若二孩的性别与一孩性别相反,则称该家庭为“好字”家庭,设每个有二孩计划的家庭为“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