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编号。
产品投入或出产的累计号数——产品投入或出产的数量。 累计编号法:用累计号数来确定各车间投入量和出产量的方法。
本车间出产(或投入)量= 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数+ 最后车间平均日产量X 本车间出产(或投入)提前期
计划期车间出产(或投入)量= 计划期末出产或投入)累计号数- 计划期初出产(或投入)累计号数 例题
某厂9月份生产作业计划规定产品A计划出产100台,到8月底,A产品在装配车间已累计出产到156号,投入到176号;加工车间已累计出产到186号,投入到200号。装配车间平均每日产量为4台,装配生产周期为5天,加工生产周期为6天,两车间保险期为2天。试求9月底各车间的出产累计号和投入累计号?9月份各车间的出产量和投入量?(装配阶段为最后工艺阶段)
三、生产周期法
以预先制定的每类产品中代表产品的生产周期标准和各项订货的交货日期的要求,来规定各车间投入产出任务的方法。
第六章 生产现场管理和作业排序
第一节 生产现场管理
从“5S”开始做起 一、什么是“5S”?
源于日本的5S活动是日本企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迅速崛起、占领世界制高点的重要法宝。
5S活动的开展不仅开创了“制造型企业也可以在一个整齐清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中生产”的良好开端,而且在提高质量、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士气,提高员工综合素养和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整理(SEIRI):区分“要”与“不要” 整顿(SEITON):“零”时间能找到需要 清扫(SEISO):标准化的清除工作 清洁(SEIKETSU):程序化的巩固措施
素养(SHITSUKE):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5S举例: 5s 整理 整顿 清扫 清洁 修养
5S顺口溜
二、为什么要实施5S
堆放着长期不用的东西,占用着大量空间 产品杂乱,场地拥挤不堪 管道阀门跑、冒、滴、漏 设备内外布满灰尘、失去本色 通道经常被占用,人、车无法通过 每天需要加班,不加班反而显得不正常 生产任务总是特急,计划反而不重要 急等要用的东西,总是很难找到 三、如何实施5S (一)整理(SEIRI)
所谓“整理”是将活动主体作一番清理,主要在于区分需要与不需要,然后将不需要的东西予以处置。 目的有三
分清要与不要物,使之条理分明 (简要分类) 处置不要物 找出发生根源 要:
正常流转的原料、在制品 工位器具、周转箱
典型例子 倒掉垃圾、长期不用的东西放仓库 30秒内就可找到要找的东西 谁使用谁负责清洁(管理) 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严守标准、团队精神 加工工具和检验用具 种类看板、工艺文件 办公桌椅、办公用品 安全消防用品 清洁清扫用品 不要:
没有状态标识的不良品 暂时不用的在制品 完全闲置或已经报废的设备 更换下来的易损件 已经不能使用的工具量具 破损的工位器具 废弃不用的原材料 过期的标语口号 私人用品 没用品
定义: 不能用,不再使用 处理方法: 拉出去作废弃处理 举例:
已报废的设备和更换下来的备件 积压过期的原材料 破损的工位器具 不能确定性质的在制品 废手套、包装袋、旧工艺单 少用品
定义:半年以上才使用的,或三个月以上才使用一次的。 处理方法:回仓库储存,用时再领。 举例:
合格但超量的原材料和半成品 检修后剩下的备件 季节性使用的原辅材料 非常用品
定义: 一个月以上才使用的频率
处理方法: 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区域或位置上。 举例:
周期性使用的工具、量具; 周期性生产的工位器具、备件和备品 常用品
定义: 每天用,每几天用。
处理方法: 现场存放,固定位置, 使用越多摆放越近。 举例
经常使用的工具、量具 加工中的在制品
存放加工产品的包装箱、周转箱 范围:自己的工作场所
检查:上下、左右、内外、墙角落、窗台 下、货架后、设备上面下面、桌子 抽屉里。
分类:将所有的物品分成以上四类 处置:
所谓整顿:是将主体中的要物,依需求量及工作形态需求,正确的放置。 避免找寻费时(效率提升) 定点、定量、安全 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整顿的对象
让工作时所需要的物品在需要的时候能在“零时间”找到。 整顿的实施要领
易取易放、一目了然、安全第一、用后立即物归原处 〈事例〉
个人的办公桌上、抽屉 文件档案分类、编号或颜色管理
原材料、零件、半成品、成品之堆放及标示 通道、走道畅通
消耗性用品(如抹布、手套、扫把)定位摆放 整顿实施的具体内容
按区存放,按图定置,做到图、区、物、实相一致,取之快,用后归位。 (1)确定物品放置的场所 (2)确定物品放置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