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我国的粮食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9 1:3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国的粮食问题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稻种。其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据2016年3月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其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海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水稻种植是粗放型

B.海水稻生产符合绿色农业要求 D.海水稻种植投入少,效益高

C.土壤盐碱度越高,海水稻长势越好

2.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对我国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①彻底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 ②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③产量高、效益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高

④海水稻抗涝、抗倒伏的特有基因资源,对我国南方地区意义重大 A.①②

B.②⑧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B 2.C

2.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可以缓解我国用地紧张状况,但是不能彻底解决,①错。由于扩大了海水稻的种植,增加了水稻面积,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②对。海水稻每亩产值200-300千克左右,产量不高,③错。海水稻抗涝、抗倒伏的特有基因资源,对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水稻品种的改良有重大意义,④对。故选C。

1

解题必备

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途径

1.我国的粮食问题

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 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③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 ④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2.解决途径

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③在确保粮食供求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

④科学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学霸推荐

(2016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材料二 马铃薯性喜冷凉,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的土壤最为理想。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将马铃薯列为“第四主粮”的主要原因。(3分)

(2)说明甲区域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说明乙区域扩大马铃薯生产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

2

不利影响。

(3)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答案】(1)我国人多地少;中低产田比重大;水资源较为短缺。马铃薯的区域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马铃薯的消费市场潜力大。

(2)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强;土壤肥沃。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3)增加科技投入;改良马铃薯品种;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提高马铃薯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马铃薯加工水平;加强马铃薯主粮化宣传引导。

(2)甲区域位于东北地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温凉、昼夜温大、夏季光照强、土壤肥沃等方面。乙区域位于西南地区,山地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扩大马铃薯生产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

(3)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从增加科技投入、改良马铃薯品种、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提高马铃薯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马铃薯加工水平、加强马铃薯主粮化宣传引导等方面分析。

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我国的粮食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1dz01d5i0zn011oo6h6et871df8g0196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