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曹永跃
【摘 要】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着重在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资素养、影响大学生习武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名称】搏击·武术科学 【年(卷),期】2010(007)007 【总页数】3
【关键词】高校学生 武术教学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武术作为我国独具民族特色和具有广泛社会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豫北地区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与深入,豫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体育课教学改革。为了更好地利用区域优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地挖掘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潜力,搞好高校武术教学,使学生养成终生习武健身的好习惯,豫北各高校已将武术列为重点选项课程内容。
尽管豫北高校武术选项课开展地较为普遍,选修学生人数较多,但由于教学目标、内容、师资等方面尚存欠缺,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受到限制,高校武术教学的健身性、人文性、主体性等现代教学特征体现不足,致使高校武术选项课课堂缺乏生机与激情,未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让学生不仅喜欢中华武术,
而且更喜欢武术课,培养与激发高校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习武健身的好习惯,特别对豫北高校武术教学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研究的目的出发,依据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结合豫北自然与人文条件的特征,兼顾学校种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农医类),确定进行调查的对象,包括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等豫北16所高校,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每校50名选修武术选项课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尽可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而对豫北高校武术教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检索、收集和整理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论文百余篇,并认真查阅了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武术教学用书等理论书籍,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前人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研究涉及的内容,设计出《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表》,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征求专家意见,最后确定为28个调查内容,106种选择答案,其内容能客观地反映目前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66份,其中男生429人,占总人数的56%,女生337人,占总人数的44%,男女生性别比例为1.27:1。
1.2.3 调查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采用专家调查法,请20位相关专家(其职称结构见表1)分别对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五级制评估,专家评估结果如表2、表3所示。评估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
采用重测信度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调查问卷分别在50名学生和8位教师中实施了五周后重测,计算两次问卷材料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其相同变量的相关系数R大于0.81,(如表4)。检验结果表明: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1.2.4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就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研究可行性、问卷设计、数理统计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30位高校武术教师和6位教学专家进行咨询和访谈。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0软件和Excel对调查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2.1.1 豫北高校武术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教学目标制定的是否科学、正确,既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查阅部分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和了解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课时计划,发现在高校武术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武术课的教学目标综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与方法,增强各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弹性,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2)使学生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