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时间控制不当,会使漆膜发生流挂、起皱等弊病,见表4-19为醇酸漆在不同温度下的控制间隔时间。
表4-19醇酸漆控制喷涂的间隔时间
温度/℃ 间隔时间/min 0 60 5 45 10 30 15 25 20 20 25 15 30 5--10 35 3 3)热塑性丙烯酸面漆的喷涂:该产品属自干性喷漆,主要特点是快干、高遮盖力,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能,抛光性也极好等。它可以直接喷涂在脱脂钢板、原装汽车涂层、经磨花及除去油污后的旧漆膜、隔离底漆、新劲680与590底漆、填沙眼漆灰等基材表面。其施工工艺如下:
A、油漆准备。采用亚加力面漆,此漆由亚加力(快干、慢干)稀释剂以100:150(8号尺)兑稀至粘度为12~15s(DIN4杯,20℃)。
B、设备准备。喷枪枪嘴(重力式)1.5mm,(虹吸式)1.8mm,喷枪压力0.2~0.4MPa。 C、喷前试验。为使喷涂面漆的色相与原装面漆色相一致,应进行如下程序的试制:1、在小样板上喷涂几层面漆,每层之间要有一定闪干时间(根据商品说明书)。2、调整稀释比、空气压力等参数,使样板的颜色与车身原厂漆的颜色一致。3、为比较准确起见,将样板喷涂至全遮盖。4、以不同角度仔细对比颜色,并以上述办法进行微调,直至明度、色相完全一致。
D、正式喷涂。在一切准备工作完备后,正式喷涂面漆到汽车车身待喷涂的板面上,而且要达到全遮盖。每层之间留有足够的挥发时间。最后一层时可加入30%的亚加力清漆,进行混合稀释后喷涂,将有效提高漆膜光亮度。 E、喷涂后最好干燥3~4天以后再打蜡、抛光。
F、在施工中,当环境温度超过25℃或相对超过70%时,涂膜会出现漆面粗糙泛光及发白现象。因此须在漆中加入化白水(防潮剂)以改善漆膜性能。另外,施工时一般喷涂3层,每层之间闪干时间为4~8min。
4)丙烯酸改性醇酸面漆的喷涂: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较醇酸漆改善了干性速度,缩短了涂层的不粘灰时间,提高了涂层的硬度、耐候性及耐介质性能,保留了醇酸树脂涂料所固有的丰满涂层外观,避免了一些双组份涂料给施工所带来的诸多不便等。其施工工艺如下: A、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将涂料稀释,并根据环境选择适当的稀释剂。
B、喷涂程序同热塑性丙烯酸面漆的喷涂施工。
C、根据已调整好的施工工艺,正式喷涂到汽车车身待修补的板面上,而且要达到全遮盖。颜色不同时,喷涂的层数也不一样。根据说明书的要求,每层之间留有足够听挥发时间。 D、待色漆根据说明书的要求干燥一定时间后,在其涂层表面再喷涂2~4层金油(镜面清漆)的丙烯酸改性清漆。
E、待清漆干燥1~2h或不沾灰后,才能移出喷漆间。
5)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的喷涂:丙烯酸聚氨酯涂料为双组份涂料,由含羟基丙烯酸树脂和含异氰酸基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类混并而成。其主要特点是:优良的耐候性、保光、保色性能,比聚酸聚氨酯的耐紫外光性能还好,涂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介质性优良,室温固化,特别适合汽车修补施工。其施工工艺如下:
A、先将其表面用P600号水砂纸或P500号砂纸打磨好,再用R—MPK700清洗溶剂清洗,并涂以P—M双组份底漆。
B、如果待修补部位的旧涂层属于硝基纤维素或热塑性丙烯酸涂料,则必须把该涂层全部打磨掉,或用双组份底漆将其全部覆盖。 C、喷涂程序同热塑性丙烯酸面漆的喷涂施工。
D、涂料配比:R—MSolo素色漆4份,加D5000固化剂1份,HS300稀释剂1份混合,混合后的漆料室温下需在3~4h内用完。
E、施工条件:喷涂压力0.3~0.4MPa,喷嘴口径1.3~1.5mm(重力式),1.7~1.8mm(虹吸式)。
F、根据已调整分的施工工艺,正式喷涂到汽车车身待补的板面上,而且要达到全遮盖。先薄喷1层,间隔5min,再湿喷1层,总厚度为60~70um。 G、待色漆干燥后,可根据需要喷涂清漆罩光。
H、待表面达到不沾灰时约1h后,把汽车移出喷漆间或转移到烘房烘烤。
6)底色漆+清漆系统的喷涂:目前车主汽车漆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有五彩缤纷的鲜艳色彩,而且还要有清澈明亮的镜面效果。当前汽车涂层一般采用包括线性底色、银底色、珍珠色的底漆加罩面清漆的二工序工艺。现以英国ICI2K漆二序的操作工艺为例,具体说明此类漆的喷涂施工工艺。
A、采用中性洗涤剂洗涤板面,再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以清洁布沾湿P850—14除油剂(快干)或R850—1402除油剂(热天用)擦抹于工作表面除油,随后立即用另一块清洁布擦干。
B、如发现凹陷、裂缝等部位,用P551—1050腻子(原子灰,不能用于镀锌铁板表面)或P551—1052万能腻子(可使用于镀锌铁板上)填补平整、细磨。
C、如有微填针眼、砂纸痕及刮痕,可用P551—1059/1060幼粒腻子填补。填补后金属表面建议用P400号砂纸干磨。
D、根据喷涂需要进行小心,严谨的用胶带贴护,并用除油剂除油。
E、喷涂一层P565—597磷化底漆于审裸金属表面(配比:磷化底漆1份+P275—61固化剂1份),并立即喷二道底漆。
F、以P565—7612K填霸底漆或P565—8802K快干厚膜底漆4份+P210—925/6固化剂+850—1492/32K稀释剂体积分数40%,混合后喷涂3层,间隔55~10min,并喷上研磨指示层以达到更完美的打磨效果。或者以P565—7772K超能免磨底漆或P565—6682K透明底漆2份+P210—925/62K固化剂1份+P850—1492/32K稀释剂体积分数40%混合后喷涂2层,间隔5~10min。干燥后,用P800号水砂纸作彻底打磨,如有需要则可用P800号水砂纸打磨(免磨底漆可免于打磨)。
G、涂布面漆瓣的处理:先用气压清除车身的脏水;再更换贴护纸或胶带;然后则可用P850—14除油剂除油;最后用粘尘布除尘。
H、涂液配比:P422—系列银底色、纯底色、珍珠色1份+2K稀释剂1份。喷涂压力为0.3~0.35MPa,喷嘴口径1.4~1.6mm。
I、为了验证底色漆颜色的正确与否,可以按以下程序作喷涂板试验:1、在样板上喷涂2~3层底色漆。第层之间闪干5min;2、调整压缩空气压力、稀释比、稀释剂的配方等,直到颜色与原装漆的颜色完全一致;3、在样板上喷涂至全遮盖。根据要求的时间放置干燥,然后再喷涂2~3层罩面清漆。每层间要留有一定的闪干时间。待干燥后再把它与原车上的颜色进行对比。如果样板的颜色与原车待修补板面附近的颜色(包括明度、色相等)完全一致,就可以进行正式喷涂施工。
J、按照上述喷涂样板相同的工艺,在待修补的表面上喷涂1层底色漆,闪干5~10min。喷涂第二层底色漆,喷涂的范围比第一层的面积稍稍大一点,使其闪干后喷涂第三层底色漆,喷涂的范围比第二层的面积更大一些,也可在第三层底色漆(1份底色漆+1/2份稀释兑稀+1.5份清漆)混合后喷涂。
K、底色漆一般不打磨。如果表面确实存在某些缺陷,如疵点、色相不正、严重枯纹等,一定需要打磨,可先采用超细砂纸轻轻地将那些缺陷打磨。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再根据需要喷涂1~2道底色漆。
L、清漆配比:以P190—625皇牌清漆2份+P210—925/6固化剂1份+P850—1492/3稀释剂体积分数5%~15%。混合后使其达到施工要求。
M、喷涂底色漆在室温干燥30min后喷涂清漆。喷漆压力0.35~0.4MPa,喷涂口径1.4~1.6mm,将兑稀后的清漆喷涂到整块板上。根据需要一般喷涂二层以下大约中等湿度的涂层,第层相隔10~15min。
N、在相邻的板面上作润色施工时所需的材料,可采用将清漆兑稀体积分数200%后使用。 O、自干(20℃)16h,或60℃烘烤35min后可进行抛光。
P、用P150号水砂纸磨平尘点或小垂流,用P562—32幼蜡去除砂纸痕(机械打蜡效果更佳),再用P971—29超级蜡水抛光漆面及去除花痕(机械抛光效果更佳),最后用P971—9油蜡作漆膜保护层(也可用机械打油蜡)。
(3)斑点修补涂装:斑点修补涂装比整板修补涂装更要注意光泽一致,表面的鲜映性也大体相同,与四周几乎浑然一体,肉眼看起来几乎完全无法分辨,所以必须有良好的润色工艺使被修补斑点的四周呈平缓、逐步的过渡。 1)斑点修补前的表面处理 A、用中性洗涤剂和水清洗车身。 B、用溶剂清洗车身。
C、磨斜口(俗称薄边)。如果新漆层直接盖在旧漆面的损坏部位,那么损坏的漆膜外形就能透过新漆层显露出来。因此必须把已遭损坏的部位的边缘,打磨成逐渐变薄的平滑过渡状态(见图4-13所示)。当修补漆膜的破坏程度还没有深到金属基材时,则这里的薄边要求更为精细、平滑,为无痕迹修补创造条件。
如果用磨块磨斜口,其步骤为:当修补面积直径在15~20cm之间较小的面积时,建议用橡胶打磨块或其他体积较大的打磨块垫包砂纸进行打磨。打磨的方法采用划圆圈砂的方法,对于大面积打磨则是走直线砂。采用手工打磨时首先用80号粗砂纸磨掉破损部位的外缘,再用240号砂纸打磨,然后用360或400号砂纸打磨。打磨过程中要经常用海绵蘸水,使表面始终保持湿润,除去粗砂纸打磨时间留下的痕迹。
如果用打磨机磨斜口,建议采用装有柔性衬垫的轨迹式或双作用打磨机。用磨盘约2.5cm宽的外边打磨粗糙的漆面边缘。打磨机与被磨表面的夹角不能大于10度,否则会在漆面上磨出沟来。
在以上对粗糙的漆面磨平后,把磨盘放平,前后移动打磨机磨出斜口。按从里向外的方向打磨整个破损部位。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停下来用手摸一摸,看看还有没有粗糙边缘。整个外边缘都要磨出新口,所有原来损坏的边缘都要磨掉,以免重涂漆时起皮。表面磨光滑后,当出现了面漆和底漆的环带时,这时磨斜口的工作才算完成。
D、对斑点中心裸露出的金属基材进行除锈后,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用双组份金属表面调整剂进行处理。稍后用抹布蘸水,擦拭涂有金属表面调整剂的表面及其周围区域。要反复擦拭几次,直到擦拭干净为止。
E、在裸露出的金属表面上,应覆盖与原来底漆相匹配的底漆,要避免交联型的底漆夹在挥发型涂层之间,随即喷涂3~4层中间涂料,喷涂到比原面漆稍高些(中间涂层一般收缩50%),干燥30min后,用400号砂纸进行打磨。
F、中间涂层和相邻原装面漆的加工,采用400号水砂纸蘸水打磨中间涂层的中心部位,打磨中间涂层须平滑地延伸到原来面漆的上面。采用手工抛光的方法,清除相邻原面漆上的过喷,并擦拭打磨中间涂层的边缘,同地对本色漆上面整个润色区域进行抛光。用蘸有少量水和清洗溶剂的抹布把已抛光的表面擦拭干净。
对改性丙烯酸面漆进行斑点修补时,打磨中间涂层要特别应该注意先采用400号砂纸打磨斑点周围过喷的边缘。打磨时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打磨模块,蘸水打磨,开打磨时不要打磨斑点的中心部位。在打磨斑点的中心部位时,要经常注意打磨的进度,千万不可打磨过头。一旦发现斑点中心的部位的粗打磨痕迹被打磨平整,马上停止打磨。要注意打磨过程的中间涂层如何平滑地延伸到原来面漆的上面。最后,再次用蘸有水和少许清洗溶剂的抹布将打磨好的表面擦拭干净。
2)斑点修补时面漆的施工
A、素色漆的喷涂。斑点修补和整板修补所用面漆的品种是一样的,但涂料的施工工艺却有所不同。在素色漆的喷涂中,主要以热塑性丙烯酸面漆的喷涂为例来介绍其施工工艺。 a、喷涂前的准备。首先全面检查涂料的品种、色号、稀释剂的型号及喷枪等设备的完好情况。在确定涂料已经搅拌均匀的情况下,准备好两把喷枪。第一把喷枪的喷杯上做好记号“色漆”,放入已配好的面漆。把喷枪暂时设定在中间位置上,进行样板上喷涂,记录其喷涂层次,间隔时间、稀释比、喷枪压力等,以便使所获得的面漆的颜色与原装面漆的颜色一致。为了与原厂车面漆的颜色相比较,以全遮盖的方式喷涂样板,直至调色结果满意为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