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初一(上)语文第四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文体知识 (一)小说的知识:
1、什么是小说?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人,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3、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什么?
A、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B、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C、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
4、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是虚构的。 5、环境描写
A、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B、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C、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D、环境描写的作用: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二)小说的分类
依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较普遍的一种分类标准是根据小说篇幅的长短。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及小小说。
13《空城计》
1.本文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解释加点词语: 弃城而走:跑,这里指逃跑。 言讫:完结,终了。 ..
3.与《三国演义》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为《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4.第一段中“懿笑而不信”,司马懿为什么“笑”?
是一种怀疑继而轻蔑的笑,他不相信诸葛亮会冒这么大的险。 5.说说司马懿心理变化的过程。 由笑到疑到撤兵
6.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7.诸葛亮之所以敢使空城计,是因为“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8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用原文回答)
吾兵止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9“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的意思是能不被司马懿擒获吗
5
10.揣摩下面诸葛亮“笑”时的心理。(3分) ⑴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第一次是诸葛亮故作轻松,给司马懿看的,因为自己越轻松,司马懿越生疑。当然他内心也有些紧张,毕竟太危险了,不知司马懿是否会上当。(假笑、外松内紧) ⑵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第二次孔明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自己所料不假。(欢笑,高兴) ⑶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最后一次是孔明向部下解释完后“拍手大笑”,并说“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这是自豪的笑,司马懿虽狡诈,但毕竟比自己略逊一筹,不出自己所料。 1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哪些故事?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或写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典
故等)((略) 14《美猴王》
1.下列各句表现了美猴王的什么性格特点7 (1)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 争强好胜,胆量超群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如瀑布泉中” 艺高胆大 。 (3)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热爱自由,有福同享
2.请找出体现石猴观察细致的词语 忽睁眼抬头观看 ,再看,看罢多时,左右观看。 3.“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一语言描写,表现了石猴 热爱自由的精神。 加点词“都“的表达作用是体现了 石猴的集体主义意识,为下文被拥为王埋下伏笔 4.石猴被众猴拥戴为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度的智慧,惊人的胆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发现水帘洞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语出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意思是 说话必须真实,说了必须践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6.请分别写出 “众猴听说,即拱服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这一句中三个引号的作用 表引用 ,表强调 , 表特定称谓
7.选段写了发现水帘洞,率众搬家和被拥为王三件事。
15《心声》
(一)
京京叹了一口气,走起神来。讲义从他的手指间滑落,飘在地上,他没有发觉,一动不动, 他也有一个乡下的爷爷。小时候,他是在爷爷那儿长大的。爷爷有一根光亮光亮的水烟袋,一 抽烟,就喊:\火!\京京赶紧拿来纸捻子,点着火,递到爷爷手上。爷爷\噗\一声把火吹燃, 然 后\咕噜噜,咕噜噜\抽上几口,深深吸进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来,好像美得不行。抽过了瘾, 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揽在怀里,开始说:\从前有个财主,雇了两个兄弟在家当长工?? \到了夏天,晚上,爷爷搬一把竹椅到打谷场上乘凉,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爷爷指着 天空说:看见了吗?发亮的带子是银河。王母娘娘不让牛郎织女会面,拔下头上的簪子,'嗤' 的一划,就成了这条宽不见边的大河??
2. 选文所写的内容从故事情节发展和记叙顺序看是 插 叙?为什么要写进这段文字,这样 写离题吗,为什么?
6
写这段插叙,是为了表现京京和爷爷之间的深厚感情,使读者了解他想念爷爷的原因与凡 卡想念爷爷很相似,从而清楚他很喜欢课文《凡卡》并想朗读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突现小说主 题,所以不是离题。
2.这段中回忆了京京和爷爷之间的哪些有趣而难忘的往事?
①京京给爷爷拿纸捻子点火。②爷爷给京京讲“财主和长工”的故事 ③京京跟着爷爷到打谷 场乘凉,爷爷给他讲“牛郎织女和银河”的故事。
3.京京为什么那么喜欢《凡卡》这篇课文而且想朗读,结合本段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京京的境遇和经历很像《凡卡》中的小主人公凡卡.茹科夫,所以他很喜欢这篇课文而且很想朗读。京京对爷爷的思念也像凡卡思念爷爷一样,所以课文内容自然引起京京感情上的共鸣。 4.画线的两个句子对人物都进行了 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和爷爷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
京京是一个很懂事、很孝顺的孩子,他孝敬爷爷、热爱爷爷、思念爷爷、爷爷也十分疼爱京京,祖孙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爱恋之情。
(二)
①“程老师脸上有点发白。她严厉地咳嗽了一声,赵小桢还是没有举手。全班都没有人举手。事先说好了的呀!
②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③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④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她的目光在全班同学脸上扫了一遍,想鼓励更多的人举手,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 ⑤“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京京大声地、充满感情地念着:“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⑥要是他真给爷爷写了信,爷爷一定高兴得要命吧?爷爷的水烟袋还是那么光亮光亮吗?他现在给谁讲“长工与财主的故事“呢?还有妮儿,黑眼睛的、会爬树的妮儿,她跟谁坐在一块儿吃桑果/他真想念他们,他愿意离开城里的家,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一辈子不回来。一辈子! ⑦“‘??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去,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⑧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吧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⑨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颤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1.指出⑧⑨段中表现京京情感变化的动作描写的词语并说说是什么心理。
词语:心理: 1、泪珠涌出,感情投入,联想到自己想爷爷和玩伴的感情;叹口气,坐下:心情轻松,完成心愿,表达了心声的满足
2.认为程老师“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和用发颤声音让李京京读完课文”是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答、无奈,不放心;感动,内疚
7
3.京京的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使他想读课文,这种感情是什么? 答: 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 。 4.“教室里一片寂静、”说明了什么?
答: 同学们被京京的真情朗读感动,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5.文中哪一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京京的勇敢和坚定。
答: 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6.怎么评价赵小桢和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表现?
答:赵小桢在公开课的表现不好,原定好她朗读,平时又很骄傲,到关键时候就不行,心慌,害怕了。
李京京真诚,勇敢,虽然平时读课文不好,但这篇课文他太喜欢了,自己练过几次,又有着与课
文中人物的同感,有信心能读好,所以大胆举手了。 7.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答: 有理即可,如要抓住机会,要坚持不懈努力,要宽容;不要歧视有缺陷的学生,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等。 或: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老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16 《勇气》
阅读《勇气》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理解作者刻画法国农妇时仅用的两句相同的“哦,当然啦。“
第一次 表现了她在危急时刻镇定勇敢的精神;第二次表现了她对正义事业的无私支持而产生的崇高的勇气。
2.文中第11段“那伞兵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句中‘挤’ “奔”有什么表达效果? 动作描写,表现了美国伞兵被捕后仍不绝望,勇敢逃生。勇气可嘉。
3.用不超过6个字概括法国农夫被杀害的原因 藏起美国伞兵 ;农夫来不及说声再见就被杀害了,说明了德国侵略者的 凶残、暴虐 4.第15段中,“德国人再没来这户农家”这是为什么?
因为德国人觉得美国伞兵不会再来这家,即使再来法国农妇也不敢再隐藏他。
5.第18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议论 ,本段中“这种人民”指什么指渴望和平和民族独立,坚持正义并为之献身的法国人民。 6.法国妇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淳朴善良,坚强勇敢、富有智慧、有正义感的人,在她身上体现了人性美。 7.试说说文中“勇气”的两种含义
一种是美国伞兵身陷绝境临危不惧,绝处求生的机智和勇气;一种是法国妇女坚强勇敢,信仰正义和平,不怕牺牲,第二次救美国伞兵的勇气。
8.美国伞兵两次被俘,两次脱逃,最终绝处逢生,这给了你什么启示? 略
9.请写出几条关于勇气的格言。(至少三条) 如:人的勇气能承提一切重负(塞·约翰逊)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赫塞)
丧失勇气无异丧失了一切(西班牙) 勇气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却引人下地狱(希腊) 有了勇气便能粉碎厄运(塞万提斯) 机遇只垂青于有勇气的人。 勇气是一种拯救力量。(柏拉图)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