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总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
一、术语与定义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除去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1、手部指甲长度不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可见污染物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代替洗手。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三)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外科手消毒。
三、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需要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套前或脱手套后,仍需执行手卫生。 四、手卫生促进策略
1、确保手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2、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证。
3、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4、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院手卫生。
2
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定义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除去手部皮肤 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二、设施 1、流动水。
2、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3、清洁剂:宜含有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重复使用的容器每次用完应清洁、消毒。若为肥皂,应保持肥皂及皂盒的清洁与干燥。 4、干手设施:提倡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用干手毛巾(一用一消毒,并保持干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三、洗手方法
1.湿手:用流动水打湿双手。
2.涂皂: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按照六步法洗手,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时间不得少于15 秒。(见下图)
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干手:用纸巾或干手毛巾干燥双手。
6.关水:如为手接触式水龙头,应用避污纸或一次性干手纸巾关闭水龙头。
7、护肤。
8、整个过程应大于60秒。
·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
定义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