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877卡列杰夫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4、1963潘菽主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8房宗岳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翻译作品《教育实用心理学》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2岁语言4岁形状4-5岁书面语言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
道德发展他律道德(5-10)-自律道德(10岁以后)论*皮亚杰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2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以后)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2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12、韦克斯勒量表,采用的是离差智商*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3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3)消退。(4)惩罚。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中的行为塑造法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5、
16、学习层次分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规则或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和学习结果分类(五种学习结果: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加涅 《学习的条件》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
4
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