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个导线点的测量。移动测站点,进入导线测量程序模块,数据保存在kdshc.txt中,文件格式见附录。
选择F2获取后视点,测站点,前视点的编号。新的后视点编号是原测站点编号(原测站点编号保存在文件station.txt中),新的测站点是原前视点编号,新的前视点是在测站点的编号尾数上加1。注意以下几点:
? ? ?
如果文件staion.txt不存在,就无法获取站点编号,原因可能是station.txt文件被删除,或者被破坏,或者是第一次进入导线测量还没有生成station.txt文件。 可以不取号,用户可以直接输入编号。
站点编号最长15位,可以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最好是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如果超过15位可能会导致下次导线测量时的自动取号出现错误。
选择F3号后移所取得上一次的站点编号。
选择F4设置或修改导线测量限差、控制点测回数和选择是否使用放样改化。 选择F5进入悬高测量。
其它功能:
1.取号:在进行完一个导线点的测量之后,测站移到下一个导线点进入导线测量程序后,按F2取号,将自动为前视点编号,减少人工输入。
2.号后移:在取号后,如不需要改变编号,按F3编号回退。
3.改限差:根据铁路的等级情况,按测量规范修改限差,按F4进入改限差。 界面如下:
4.测悬高:
用来测量悬高物离地面的高度; 按F5进入测悬高, 测量过程如下:
按提示在悬高体下架好棱镜,输入棱镜高,按F1进行测量:
按提示将望远镜对准悬高体测角,按F1进行测量,得到悬高体的离地面的高度:
输入对应的点位描述,然后存盘即完成悬高体测量。
第三章: 极坐标扫描
在主菜单进入站场极坐标扫描模块,如下:
按提示输入后视点,测站点编号及棱镜高,仪器高。 1.扫描
按F1进行扫描(全测回扫描):
按提示输入前视点编号,前点特征,然后按F1进行一个全测回测量(测量过程与前一章导线测量过程一致)
2.加转点(在不通视的情况下通过加转点进行测量) 按F2进入加转点, 界面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