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
(1)主要化学成分:铝的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Al2O3。
(2)微量组分:当刚玉不含杂质元素时,为无色;当含其它杂质元素时则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并构成不同的宝石品种。如含Cr2O3 0.01-0.05%者为浅红;含Cr2O3 0.1-0.2%为桃红;含Cr2O3 2-3%为深红色;含Cr2O3 0.2-0.5%+ NiO 0.5%为橙红色;含TiO2 0.5% + Fe2O3 1.5% + Cr2O30.1%为紫色;含TiO2 0.5% + Fe2O31.5%为蓝色;含NiO 0.5% + Cr2O3 0.01-0.05%为金黄色;含CoO 1.0% + V2O3 0.12%+NiO 0.3%为绿色;含V2O5在日光灯下为蓝紫色,在钨丝白炽灯下红紫色,即具变色效应。
物理性质 1、光学性质
(1)颜色:变化大,并决定宝石的品种,红色者为红宝石,其它颜色者为蓝宝石。 (2)光泽:亮玻璃光泽。 (3)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4)折射率:1.76-1.78。 (5)双折射率:0.008。 (6)色散:低,为0.018。
(7)多色性:中等到强,具体取决于品种。
(8)光学效应:最重要的是星光效应,极少见猫眼效应。也有似变石的变色效应。
(9)发光性:红宝石在长波紫光下具弱至强的红色荧光,短波紫外线下微弱至中等的红色荧光;蓝色蓝宝石一般无荧光;斯里兰卡的一些黄色蓝宝石可具杏黄橙黄色荧光。 (10)吸收光谱:红宝石为典型的铬光谱;蓝色蓝宝石为典型的铁光谱。 2、力学性质
(1)解理和断口:刚玉解理差,但由于叶片状双晶的原因,常发育有平行底面和菱面体面的裂开。断口呈贝壳状。
(2)硬度:9,在天然材料中仅次于钻石。不同的产地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硬度稍有不同。 (3)韧度:极好,蓝宝石一般要好于红宝石。
(4)密度:3.9-4.1g/cm3,平均为4.0 g/cm3,具体视纯净度而变。
包裹体
刚玉类宝石内部含有十分丰富的包裹体,不同产地的宝石具有不同的包裹体特征。
缅甸的刚玉类宝石,特别是红宝石,常含有三个方向排列的短金红石针,针状内含物常发育不完整而呈现出“丝光”光泽。缅甸红宝石富丽鲜明的红色往往呈漩涡状,颇似糖浆搅拌时的效果,称为“糖浆”状包裹体。
斯里兰卡的红、蓝宝石常含粗而长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具应力晕圈的锆石包裹体,六边形色带等。 克什米尔蓝宝石含有极细的纱状羽状体和液态内含物包裹体,并造成这种蓝宝石具有特征的轻淡乳白色。
泰国红、蓝宝石常含网脉状的羽状体,中心为黑色晶体,往往含有管状液态内含物及交切双晶面等包裹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