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心理咨询中如何使用会谈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1:26: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心理咨询中如何使用会谈技术?

会谈技术常用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倾听

倾听是咨询会谈的最基本技术。咨询员主要是运用听来开始咨询过程的,细心倾听能使咨询者有效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及内心世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细心倾听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决定因素,甚至可以说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使用倾听技术通常有如下要求:

第一,倾听应有一个框架。一是来访者的经历,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二是来访者的情绪。三是来访者的行为。

第二,倾听与关注相结合。倾听不仅要理解来访者的言语信息,还要关注、留意他的非言语信息,要深入到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细心注意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只有将倾听与关注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有完整、准确的理解。 第三,倾听应该客观,摒弃偏见。对来访者要无条件尊重,在他诉说时,为获取完整的信息,对其谈话的内容不要表现出惊讶、厌恶等情绪反应;不要随便打断他的话,不要过早地做出反应。

第四,倾听者应该敏于反应。要注意来访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着语言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做出更完整的判断。倾听的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鼓励来访者把他的观念和感受表达出来,倾听不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是积极地对来访者传达的全部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 (2)提问

使用提问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多用开放式提问,少用封闭式提问。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咨询员可以了解与问题有关的具体事实、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看法及推理过程等。 使用“轻微鼓励”。轻微鼓励是指在谈话过程中,咨询者借助一些短语或复述来访者谈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或语气词,或点头、注视等表情动作来支持对方往下说。

封闭式提问不可连续使用。一连串的“我问—一你答”,易使来访者感到对方主宰着会谈,而把解决问题的责任转移给咨询者;来访者往往变得沉默,不问就不说话,停止其自主探索,甚至降低对咨询者的信任度。 开放性的问题要慎用“为什么”。因为有时来访者对问题的原因并不很清楚,或感到难以表达;有时对问题原因的解释可能会触及其秘密和隐私,这时的咨询关系还不够成熟,就不能保证其回答的真实性,反而会为以后的咨询或治疗带来困难。

不要连续提问。如果提问后来访者谈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咨询者应该做出同感反应,而不要接着提问。因为同感能促使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自己。 要善于运用积极性提问。积极性提问是指能使来访者以积极心态进行回答的提问。

避免判断性提问。带有判断性的提问往往包含着咨询者本人对来访者的某种评价,来访者就会认为咨询者不理解他。

(3)释意

释意亦即说明,就是将来访者的主要内容、意思,用咨询者自己的话再反馈给来访者。最好用来访者自己的用语为好。重复有简单重复和变式重复两种,简单重复即重复来访者原话内容,变式重复是重复原话中所得出的感受。释意通常采用“你说??是这样吗?”“你的主要意思是??是吗?”的句式,主语一般都

是用“你”,句末多是问句, 释意的作用:一是咨询者向来访者核对自己对对方所谈内容的理解程度,确保理解的准确性;二是对来访者起鼓励作用,支持他继续说下去;三是重复的主要是“关键词”、“引导词”,帮助来访者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重新思考自己所谈问题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和剖析自己所面临的困扰,把谈话引向深入。 释意反应要掌握三个要领:①听取来访者的基本意思;②提纲挈领地向来访者复述基本意思;③观察来访者的反应,看他是否感到被准确理解了。 由于释意不可避免地带有咨询者思想、观点的烙印,也就使得来访者有机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反观自己言谈中的思想和观点。对那些需要做出某种抉择的来访者而言,释意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4)情感反映

情感反映是咨询员用言语把来访者的各种体验、感受表达出来。其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在意识水平上了解它们,重新面对和审视自己的情绪反应,清理、整合自己的情绪,达到对自己的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有时,也能起到稳定来访者会谈心情的作用。情感反映和释意有时是分不开的,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释意着重对来访者所谈的事实、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映则着重于对来访者所透露出来的情绪的反映。 情感反映在表达时,常常用感受性的动词和情绪性的词汇。如“你觉得??”“你心里感到??”,“你感到??是因为??”等句式,以便于核对。 (5)面质

面质,也称为对峙,就是让来访者面对自己暴露出的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矛盾之处,进行对质讨论,以便使其澄清认识,达到对自己的透彻理解。一般认为在以下情形中应进行面质:来访者的自我观念与他的理想自我不一致;来访者的自我观念与他的实际行为表现不一致;来访者的自我体验与咨询者对他的体验和印象不一致;来访者所谈到的体验、思想或看法前后不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面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上;要注意面质的时间性,在来访者能承受和接受时才能使用;面质最好是尝试性的,不要咄咄逼人,宜采取逐步接近要害的方式;面质不可用得过多,那样可能会损害咨询关系。 (6)解释 解释,是指咨询者运用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来说明来访者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实质、发展过程及原因、影响因素等,促使其从一个新的角度,借助于理论知识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做出积极的改变。解释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技术。

运用解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解释应因人而异。例如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来访者,解释可以系统、全面些,而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来访者,解释则应尽量通俗、浅显。

第二,解释不宜多用。一般认为,一次会谈中,运用得当的解释不应超过三个,这是因为解释过多往往会使来访者感到难以接受。

第三,解释不应该强加给来访者。即使解释合理,但如果对方一时不能接受,咨询者应分析其中的原因,不能以权威自居,强迫来访者接受。

搜索更多关于: 心理咨询中如何使用会谈技术 的文档
心理咨询中如何使用会谈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ki75lu8e570pk9t1v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