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知识精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4 12:49: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

【本讲主要内容】

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

古人云:“一题到手,如射之有鹄,能者一箭中,不能者千百箭不能中。能之精者,正如其心;次者中其心之半;再次者,与鹄相离不远;其下焉者,则旁穿杂出,而无可捉摸焉。”是啊,射箭要看靶子,有的放矢。作文要看题目,审题准确,全面,不折不扣地按照题目要求去做。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由是观之,审题立意当属话题作文的重中之重。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1. 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

2006年全国卷Ⅰ,材料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住。题目一反常态,没有直接给出话题,而是要求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考生想审清题目准确立意,只得吃透材料。材料中有两句最关键的话,即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和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啊!”

我们从牧羊人的角度出发,可以对这个寓言故事做出以下的理解:做任何事情不要简单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做事,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等。可以这样立意:①模仿与创新,②自我认知,③认识自己与他人,④聪明的代价,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们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抓住“它也很可爱”做一点分析,即可发现乌鸦确实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梦想,为了目标勤奋练习,敢于实践等。可以这样立意:①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②善待弱者,③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④向乌鸦致敬等。 2. 看清话题,正确理解关键词语

一般来说,试题中总会有一两个对理解题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把握住这些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审题就不会产生偏差。

首先要看懂字面义。准确理解题目的字面含义,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如2006年湖南卷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其难度主要在于考生对于“意气”的理解,这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意气”的解释有三点: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果考生能准确地理解到其中任何一点,成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考场上是不能带词典的,所以考生对“意气”的理解不可能如此全面,这时可以采取“组词法”,如第一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风发”,第二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相投”,第三个词义可以组词“意气用事”。如果能想到这几个常见的词语,再由这几个词语发散开去,那么以“意气”为题作文就显得容易了。 另外,千万不要把这个“意气”与“哥们义气”的“义气”混淆,不然写偏了题就悔之晚矣。

其次要吃透深层义。深层义是蕴含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准确感知。如2006年上海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与以往

上海题侧重议论文不同,今年的题目有一个“我”,这是近年高考题目中不多见的,更适合写成记叙、抒情类的文章。“我想握住你的手”应该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提倡和谐与社会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真情中感悟。要想写好文章,关键是对“手”的理解,题目中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还可以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句式里表达出“我”的一种渴望,一种理想,所以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抒发真情。如果只就字面的意义而写一个爱情故事,倒也未尝不可,但就失之浅薄了。 3. 仔细领会,不可轻视提示语

近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在表述“话题”的文字之后,往往还有一段提示语,另外还有几点“注意”“要求”等。这些提示语和“注意”“要求”,既是限制,又是启发;既是规定,又是提示。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些提示性语言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利用。 例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提示语为:“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试卷已经连续三年都采用关系型话题,2006年全国Ⅰ似乎没有给出话题,乍看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则题目仍然是关系型话题,两个方面分别是牧羊人的见解和儿子的见解。提示语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是很关键的一句话,这是告诉考生,只要抓住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角度即可构思立意。显然,这比关系型话题要容易得多了。 另外,“注意”和“要求”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信息,如2006年北京卷的“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6年湖南卷“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6年山东卷“写一篇除散文以外的文体的作文”等,如果不遵从这些要求,问题就大了。 4. 健康立意,努力显现积极的意旨

准确立意的含义不仅仅包括文章不能偏离话题,还包括文章内容上的思想倾向,价值取向。因此,高考作文行文中必须考虑文章所表现出的题旨是不是积极和健康。考场作文有四忌:

一忌思想观点离经叛道。某次联考,以“退一步想”为话题。一位考生大谈“日本侵占了东北,退一步想,还没有侵占华北;日本侵占了华北,退一步想,还没有侵占整个中国”,进而又谈“即使全部侵占了,也许我国在殖民统治下,早已像日本一样成为经济强国”,并举香港、台湾为例。这哪像热血激荡的中学生,活脱脱一副卖国贼的嘴脸,比“宁与外邦,勿与家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观点,无论哪个民族,哪种社会,都会弃之如敝屣的。

二忌道德观念惊世骇俗。2001年全国卷,“诚信”话题的寓言材料旨在讽喻社会信用不足,题之神魂在于高扬“诚信”大旗,呼唤“诚信”的回归。某位考生立论“只要对自己有利,可以出卖别人,可以抛弃诚信”,仅得6分。“反弹琵琶”是别出心裁的好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话题都可以反弹,国家的方针政策,人类共同呼唤的道德品质,如爱心、责任、思乡报国等,你敢唱反调么?

三忌精神世界消极颓废。一阵韩寒热,学生没有见到韩寒的博学与才气,却学会了韩寒的叛逆,在作文中充斥着仇富情节和厌学情绪,片面认为这就是个性化。2005年,某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写到“政治老师满口仁义道德,心肠又冷又硬,从未见他捐过一分钱;语文老师仗着自己读了几本名著,不可一世,处处卖弄,以为别人没读便没了活路;数学老师废话连篇,我始终不明白,上街买菜与三角函数有什么关系”。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阳光,自然就有阴暗,德育为首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建立高尚的精神情操。这种消极的精神世界,得分可想而知了。

四忌生活认识平庸陈旧。部分学生视野狭窄,写作“底气”不足,在作文选材上,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点老掉牙的东西。一写教师,就是“三课”——深夜备课,带病上课,为我

补课;一写做好事,就是“三子”——车上主动让位子,上坡帮人推车子,路上捡到皮夹子;说到奉献,就是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讲到勤奋,就是牛顿、达尔文、爱迪生。这种千人一面的作文,只能得千人一面的分数。 5. 深刻立意,突现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是做到“符合题意”后的进一步更高要求。意有高下雅俗之分,高考作文看重高雅。阅卷老师在一片吟花诵月的无病呻吟中,偶听一曲翻新唱出的杨柳枝,怎能不大呼过瘾?高考作文立意要多一点“大我”,少一点“小我”;多一点境界,少一些市侩;多一点旷达,少一点庸俗;多一点责任,少一点敷衍。立生命的意,立天地的意,立情感的意,你就能笑看风云。

2005年天津考生在《留给明天》中,从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谈到生命之爱艺术团的演出,纵论生命的境界,让人生以此为镜,反思生存价值;让生命以此为鉴,感悟生存意义。立意独特,既显善心,又见匠心。广东一考生在《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辉》中,通过德国人战后深刻、真诚地反省得到世人的赞许,日本则连续进行一系列非理性的纪念,遭到世人的唾弃,得出“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地引导”这一论点,立意高远,颇具时代和现实意义。

正如梁衡所说:“夫人心之动,一则因利,二则因情。利之所在,情必所钟。于一人私利私情之外,更有国家民族的大利大情。”我们提倡高考作文写大事、大情、大理,写一点磅礴正气、富有时代旋律的黄钟大吕式的文章。

【解题方法指导】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看到成绩单上的“优秀”二字,就像是看到天空挂着一轮太阳,照得人格外温暖。细雨夹着风声,是不是在给我轻声地伴奏?细雨轻吻着我的脸,凉凉的,感觉真舒服!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是那么的有趣。我要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考得更好。 看到高挂的“红灯”,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慢悠悠地走着,太阳刺得人好难受,它仿佛是在嘲笑我;蝉高声地欢叫,又好像是胜利者讽刺的话语。周围同学的眼睛看上去也是怪怪的,唉,读书没意思,退学吧。

在日常生活中,与此相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你怎样看待“现状与心态”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怎么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请以“现状与心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 第三段是提示语,对写作这篇话题作文,它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①话题是“现状与心态”。

②关系型话题,要写两者之间的关系,可写怎么看待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③可以回忆、联想日常生活中与此相同或不相同的事情,从中选材立意。

2. 阅读第一、二段材料,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所揭示的“现状与心态”之间的关系。

满意的现状会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不满意的现状使人产生一种消极的心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现状影响心态”。

3. 从日常生活中、阅读视野范围内找出一些“现状影响心态”的事例。

例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99(1)班学生周一超,2003年参加了秀洲区公务员考试,通过笔试、面试后,于4月1日参加了体检。4月2日傍晚得知他人已经被录用,自己尚未接到录用通知书后,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悲观绝望思想,当夜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又产生了报复社会加害负责录用公务员的招考干部的想法。然后他携带凶器来到秀洲区政府511办公室,对工作人员行凶。

例2. 爱滋病患者李志星因为忍受不了邻居及家人的冷淡和歧视,先后杀害了邻居李德华的妻子及两个儿子,李留松的妻子和儿子,李党培的女儿和儿子,李献军的儿子。此外,李志星还重伤了李献军的妻子。这4家的男人均因当时外出打工而逃过了这场劫难。

小结:如果就用这些事例来论证“现状影响心态”这个观点,这样写,尽管没有偏题,但只是重复材料所说明的意思,只是对材料补充例证,没有对话题展开深入的分析。

4. 上面所举的例子是扣住提示语中的“相同”来列举的,根据提示语,我们还可以列举与材料“不相同”的例子。(要求从课本上找)

例1. 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海伦幼时患病,双目失明,两耳失聪,遭遇她这样严重生理缺陷的人是少有的,但是对于海伦,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她以动人的富于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爱恋。如果没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她能对人类生活高唱礼赞之歌吗?

例2. 史铁生20岁上忽然双腿残废,一时“被命运击晕了头”,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一个”,加上“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真是“失魂落魄”。家跟前的地坛,荒芜冷落的古园成了“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起初,他苦闷,绝望,好几年,想到死,常常“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长期的深沉的思考中,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了消极颓废的心态。后来,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用纸笔在报刊上撞开了一条路。

例3. 玛蒂尔德整日处于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愤愤不平之中,对自己所处的境遇耿耿于怀,心高气盛,具有强烈的不满足感,靠幻想打发日子,最终落得个以一晚上的风流换来十年艰辛的结局。但在十年的艰辛中,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打击,脚踏实地地生活,最终走向了成熟。

小结: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面对现状,只有端正心态,才能走向成功。

5. 上面列举的例子实际上是两种类型;一种是面对不好的现状,产生消极的心态;一种是面对不好的现状,产生积极的心态。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一种现状,产生的心态却不同?试从自己占有的材料中去分析。

例1. 有两个商人,一个叫彼得,一个叫杰克。他们一前一后患上白内障,视力严重受损。甚至不能阅读、写作和驾驶。疾病令他们十分沮丧。彼得自患上白内障后心情变得很糟糕,时常骂天喊地,酗酒嗜烟,不到半年就完全失明了,最后因酗酒而丧命。杰克则更加担心生意不能继续下去,他不忍心看着妻子与自己一起挨饿。他深深体会到视力不良者的不便和需要,慢慢地研究出了一种特殊印刷的盲文书,为杰克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重新燃烧起了杰克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例2.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什么都看不到,这么活着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到声音;和下肢瘫痪的人相比,我能行走;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我之所以比较愉快,是因为我学会放大美好。如果拿自己的地位跟美国总统比,拿自己的金钱跟盖茨比,拿自己的容貌跟杨贵妃比,这世界上99.99%的人都将痛不欲生。” 小结: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现状,努力去改变现状。

6. 这个话题是关系型话题,在高中课本里,我们已学过谈两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课文,如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知识精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m4i6f2ys7b3ef97wu606i7k4fff900zj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