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诊断学之切诊和按诊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9:37: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章 脉诊(红色字体为题眼)

一、诊脉部位

1.仲景三部诊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

2.寸口诊法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1)寸关尺分候脏腑表

二、诊脉方法

医者在诊脉时应当选用左手或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角为宜。

三、正常脉象的含义及脉象表现特征

四、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个体因素影响 (1)性别 (2)年龄 (3)体质

①身躯高大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长;矮小的人,脉的显现部位较短。 ②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运动员脉多缓而有力。

③由于禀赋的不同,体质的差异,有六脉同等沉细而无病者,称为六阴脉;有六脉同等洪大而无病者,称为六阳脉,均不属病脉。 (4)脉位变异 斜飞脉、反关脉。

2.外部因素影响 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

五、历代脉象著作及其脉象数目

.

六、浮脉类

七、沉脉类

八、迟脉类

九、数脉类

十、虚脉类

十一、实脉类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诊断学之切诊和按诊 - 图文 的文档
中医诊断学之切诊和按诊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1nwe7c9kp0vngk59er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