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11、形状补间动画 年 级 六(3)班 课 时 共1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创建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重点、难点或关键 【教学重点】体验形状补间动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创建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2014年12月5日 主备 教师 丘文亨 教 学 目 标 1、会操作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属性窗口。 2、会使用任意变形工具。 3、创作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具 Flash文件和教学 准备 PPT课件 时间 教 学 过 程 预 设 一、欣赏动画,发现不同 二、参与活动,自主探究
个 性 添 改 。 (一)、师:引导学生欣赏两个内容几乎相同的动画“吃西瓜1.SWf”和“吃西瓜2.SWF,从动画的内容和动画文件的大小进行比较。 生:欣赏动画,发现内容上的区别,比较文件大小的区别。 (二)、师:引导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三)、师:用Flash打开“吃西瓜1.fla”和“吃西瓜2.fla”,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动画关键帧的数量及时间轴所呈现内容的区别。 生:有针对性观察 (四)、小结(边小结边课件展示) 1、逐帧动画每一帧都是关键帧,都要进行手工编辑,工作量大,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 2、补间动画只需建立首尾两个关键帧,Flash软件会自动根据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图像差别和普通帧的数量,计算生成过渡的动画效果,制作方法简单,动画的渐变过程更连贯。 (五)、揭题:11、形状补间动画 (一)、活动一:补间动画分类及形状补间动画特征 1、讲授:补间动画可分为形状补间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两类。 2、课件出示:形状补间动画也称为“变形1
三、谈收获,说体会 四、布置作业 动画”,它的作用是生成一个形态到另一个形态的变化。这个形态可以包括形状、大小、位置、颜色等。 3、分别演示刚才提及的几个形状补间动画实例,引导学生说出属于哪种形态变化。 (二)、活动二:创作《跳动的球》动画 1、师: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第62页至64页“1.创建关键帧”—“4.创建补间动画”之间的内容,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试进行《跳动的球》动画制作。 生:明确任务:阅读教材,动手操作。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引导学生通过快捷键(Ctrl+Enter)或 (Enter)测试已完成的动画。 生:测试作品。 4、师:分别转播几位同学的作品,引导学生说说。 生:认真观察,发现问题。 5、分别请几位同学帮忙改正错误。 6、学生小结:自己在“活动二”的收获和应注意的地方。教师作补充。 7、师:引导同学改正错误,并完成教材第64页“步骤5”和第65页“步骤6 ” 的内容。 生:阅读教材,动手操作。 8、展示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参 与作品评价。 9、小结:形状补间动画的特征;教师板书。 总结梳理本课所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件出示(作业设计):从“圆形变成方形”、“红色长方形变成黑色长方形”、“字母A变成字母B”、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创作一个形2
状补间动画。 板书设计: 形状补间动画 特征:过渡帧 变成 淡绿色背景 开始帧 ︱ 产生 实线长箭头 结束帧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