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教学研究中心授课教材 句子
53
妈妈 把 衣服 洗 干净了
B+ 被/叫/让+A+(给)+动词+其他成分
衣服 被 妈妈 洗 干净了 练习 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 悦耳的歌声把全班同学吸引住了。 ②凶狠残暴的反动派把江姐杀害了。 ③ 电视剧《抉择》把他吸引住了。 ④大雨把小英的一幅打湿了。
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练习。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6、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7、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8、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9、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攻破了。
10、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1、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2、他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二、将下面句子改成用被字的句子。
1、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点睛教学研究中心授课教材 句子
54
5、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6、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7、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8、张韧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9、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0、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12、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3、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14、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2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3 战士们消灭了一批入侵的敌人。
4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5 少先队员黄远明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点睛教学研究中心授课教材 句子
55
9、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1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第二讲 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 概念: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用途是肯定的表达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句子中明确含有“是”、“有”等肯定意义的词眼。 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句中含有“不”、“没有”等意义的词眼。
否定句有两种情况。
一是单纯否定句。这是指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例如:他不知道问题这.样严重。
二是双重否定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与否定句是可以互换的。肯定句换成单纯否定句,可按照“否定词+原词的反义词”的形式来换。例如:
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 .
这次考试他考得不错。 ..
练一练: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街上的人真多。
2、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4、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5、张民对学习一点也不马虎。
6、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7、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二、 双重否定句。 1.含义:对事物在语言上用连续两个否定词却表达肯定判断意思的句子叫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要强烈。使用了否定的字眼,但必须有肯定的意义在里面。 如:“不得不”、 “不能不”、“没有??不??”、“非??不可”。 例如:此时此刻,同学们没有一个不被邱少云的顽强毅力所震撼。 ...2.分类。双重否定句有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点睛教学研究中心授课教材 句子
56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即“难道??不??”、“怎能??不??”构成反问句结构(但不是反问句,因为不加“?”.但也是双重否定句;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如果想改成反问,还要加上问号;
在双重否定句中,常用双重否定词: “不得不”、“ 不能不”、“ 难道……不……”、“不可能不”、“ 不会不”、“ 怎么会……不”、“ 不是不” 、“没有??不??”等。 3.作用
否定句中有一种双重否定句,句子里前后连用两个否定副词,如“不……不”“不是不、不能不、不会不”等、“非……不”“没有……不”等格式。对双重否定句的意思的肯定与否定、语气的轻与重以及此句式与反问句的连用等问题,有些同学容易弄混搞错,下面就来谈一谈。
1)、意思的肯定与否定。双重否定句有一定的表达效果,但运用双重否定要注意全句意思表达的准确,不能把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弄混了,这在考查病句的试题中常出现。如:
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不会否认”是双重否定,亦即肯定,后面又用上了“不……”,于是意思就成了“谁都承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了。这显然是把话说反了,可以把后面一个“不”字去掉,也可以把“否认”改为“认为”。在做题时,由于否定词多,同学们易搞混,这时不妨采用数学中“负负得正”(否定+否定=肯定)的方法,来判别整个句子的语意的肯定与否。例子中有三个否定词,那么最终语意仍表否定意义。
2)、语气的轻与重。一般来讲,双重否定,它肯定的语气要比肯定句重,语意也更强。如: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双重否定语意果断明确,都表示十分肯定而强烈的语气。
3)、与反问句的作用。双重否定句常与反问句连用,语气强烈,加强了表达效果。但同学们易搞混句意。
如: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吗?(√) 练习 陈述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1.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每个人都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都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5.我们要努力学习。
6.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7.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一点文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