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学的两大分支:描述统计(收集、整理和描述)、推断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二、变量:定量变量(数量变量)、定性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 数据:定量数据、分类数据、顺序数据
三、统计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最广泛-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
准确性高)、重点调查(占比高)、典型调查
第二十三章 描述统计 8分
一、集中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
离散程度: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标准差/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
分布形态:偏态系数(三次方----左偏右偏---0--0.5--1)、
标准分数:(原始分-平均分)/标准差——68%、95%、99%
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程度: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方向:正相关、负相关 pearson(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0 r=-1 完全负线性相关 ;r=0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没有关系 |r|≧0.8高度相关;0.5≦|r|<0.8中度相关;0.3≦|r|<0.5低度相关;|r|<0.3相关极弱 第二十四章 抽样调查 4分 一、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判断抽样、方便抽样、自愿样本、配额抽样 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步骤:确定调查问题;调查方案设计;实施调查过程;数据处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抽样误差:由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 非抽样误差: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计量误差 二、估计量的性质:一致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如果稳定于总体参数的真值 无偏性-样本均值取值的平均值总等于总体均值 有效性-更密集在总体参数真值附近更有效 三、抽样误差因素:抽样误差与总体分布有关,总体方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抽样误差与样本量n有关,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与抽样方式和估计量的选择也有关、利用辅助信息可有效减小抽样误差 四、样本量的影响因素:调查的精度;总体的离散程度;总体的规模;无回答情况;经费 第二十五章 回归分析 4分 一、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 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E(Y)=β0+β1X+ε ε是个随机变量-随机误差 三、最小二乘法: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2 四、决定系数:R,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0-1越接近1拟合效果越好 第二十六章 时间序列 2分 一、时间序列是将某一统计指标在各个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制形成的序列 绝对数时间序列(时期序列、时点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比)、平均数时间序列(均) 二、水平分析:发展水平、增长量 速度分析: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增长量: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 平均发展水平:时期序列——简单算术平均数 时点序列(连续):平均数或加权 时点间隔时间相等-两次简单算术平均 间隔不等-第一次简单算术平均;二加权 发展速度:【定基积】【环比比】平均发展速度-几何平均法 三、平滑预测法:移动平均法——最近K期数据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指数平滑法:预测值Ft+1=平滑系数α×第t期实际观察值+(1-α)×第t期预测值 第五部分 会计 21分 第二十七章 会计概述 4分 一、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管理会计的产生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形成。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为外部提供信息;对过去客观反映。 管理会计: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职能(最基本)、监督职能 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 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处理 款项: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 有价证券: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四、会计要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五、会计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是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基础 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以事实为依据)、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同企不同期及不同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坏账准备)和及时性。 (及时清晰谨慎的反映实情那可是相当重要) 七、我国会计法规以《会计法》为核心,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