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要求
一、关于选题
需要写社会学的题目,比方说党建问题,要跟社会学扯得上关系,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二、关于题目
题目要能够扣紧论文的正文,不要太大,尤其不要弄一个又大又空的题目。如果题目是论证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例如“社区服务”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的话,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顺,关注自己行文的重点。最好是简单一点,只写一个方面。不要用“与”“和”这样的关系性的分析来作为题目。线索太多不容易把握。
三、正文的写作
一般的结构可以是这样的:(一定要仔细看,还有研究生处的写作提纲。结构要完整。)
一、绪论或前言
概念的界定及选题的相关背景。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文献综述:研究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你对这些观
点的简要评价。
本文采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二、现状描述:
理论研究现状(这一部分如果在第一部分已经表述得比较完整的话,就可以不写了。)
实践发展现状(最好用最新、最全的资料来作为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从国内外的文献检索来看该领域存在哪些问题, 实践上:
四、解决的思路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此外,
1、答辩时老师可能会问你运用了哪些社会学理论。所以,要对相关的理论做一些了解。最好在综述的基础上再扣紧某一个理论来写。
2、在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的时候,要记得做注解。
引用文章的方法: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 文章为引号:汪雁等:“三峡外迁移民的社区归属感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著作为书名号:斯特拉桑:《身体思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
1
(如果是脚注的话,要写上页码)
外国作者的写法是:C.赖特·米尔斯。注意“点”的位置。
参考文献的排序:最好是将文章或著作先做区分,再按作者的拼音顺序或发表的年代先后排序, 参考文献可以不必写引文的页码。
3、尽量角度单一,最好不要用“论某某和某某”之类的题目。 4、提纲写好后请一定要先给我审定以后再写正文,以免做无用功。
六、关于论文答辩
应该对自己所写的文章比较熟悉,对所引用的参考著作最好能略有涉猎,尤其是对某位答辩老师或答辩老师熟悉的人的著作相对熟悉。
答辩的程序是这样的:
1、先自己陈述几分钟,对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然后由一个老师主问3个问题,让你准备2分钟左右,回答之后,再由两个老师各追问1个问题让你回答。
答辩过程中问的问题因为老师的个人偏好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常见的问题是: 1、可能会问一些与论文的主题相关的问题
2、也有可能问一些论文中涉及到的理论或引用的著作 3、还有可能问一些与文章的结构有关的问题
4、如果论文的标题有些问题的话,老师也会问一问你的看法。 5、就论文中的某一个细节或观点提问。
如果你发现老师对你穷追不舍,那么有两种可能,要么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可能评为优秀,要么就是可能作为不合格的论文候选。当然,也可能是老师对你的选题很感兴趣,想听听你的意见。
尽量充分准备,但是答辩时放松一点。不要结结巴巴答非所问就行了。
·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