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前小读首选材料 将菜鸟炼成高手 让高手更加卓越
生物知识点
地毯式排查手册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 中
1.体液
(1)概念: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 为基础的液体。
(2)组成:包括 两部分,其中 含量较多,
占 , 就是内环境,包括 三部分,它们间的关系为: 2.内环境
(1)概念:由 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作用:是 生活的直接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中含有的 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约占7%-9%, 占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例如 。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3.细胞外液本质是一种 ,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及其与外环境的关系 1.渗透压: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呈 ,pH为 ,酸碱度的稳定
主要依赖于血浆中的 物质。
3.温度:一般维持在 。
四、 是细胞与外界进行 。
1.细胞可以直接与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 。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 系统、 系统、 系统和 系统等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 与 。---教材第6页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稳态
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 ,共同维持内环
境 的状态。
2.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 和 都处于 。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维持稳态的基础:人体各
2.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调节网络。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条件。 1. 含量和血液中的 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2.适宜的 和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作用。 易考点:
动脉端与静脉端成分的差异在于
血浆中水分的来源分别是 ,组织液中水分来源有 ,血浆与原尿成分的差异在于
判断某种成分、某个过程是否属于内环境。请搜集整理相关常见的例子或者反例。 肺泡腔、输卵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蛋白质的消化、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乳酸与缓冲物质的中和反应。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是指在 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 。
2.结构基础:
该结构由 五部分组成,反射需要 才能实现。
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 )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 感受器可以感受兴奋( )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后,由 变为 的过程。
2.传导形式: 信号(也称 ) 3.传导过程:
静 息 时-----钠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 ,钾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 状态,这时, 细胞膜对 有通透性,造成 流,膜两侧的电位 表现为 ,称为 。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增加, 流,该部位电位分布
变为 。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由于 而形成 。 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后方又恢复为 电位。
4.传导特点: 向传导(离体状态) 5.局部电流方向:膜外: 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 膜内: 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 该结构由 三部分构成。
神经元的 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叫做 。它可与其他神经元的 、 等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传递过程
当神经末梢由兴奋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受到刺激,移至突触前膜与之发生 ,将突触小泡内的 释放到 ,而后神经递质与 上的 结合,引
发突触后膜 ,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 。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教材19页
3.特点 向性。因为 。 4.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 完成了电信号 化学信号)
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跨了 层膜,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之间发生了 ,说明了膜具有 ,(与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吗?)此过程需要/不需要能量,此过程极活跃的两种细胞器是 。 判断并纠正: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神经递质的受体都是蛋白质 ( )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 )渴觉是下丘脑产生的。 ( ) 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后回到突触前膜。 ( ) 常考点:电流计偏转类型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它们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 ,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位于脊髓的 受脑中相应 的调控。 实例: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敲击膝盖可以有意识的不弹小腿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的功能:人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 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的言语功能: 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 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 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获得新的 、 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
a 短期记忆主要与 及 有关 b 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
(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 的作用下, 产生 能够促进胰液的分泌。 (2)实验过程
稀盐酸+狗的小肠粘膜 研磨液
注射 同一条狗的静脉 胰液分泌
(3)结论: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 ,它的作用对象是 ,作用是引起 (4)意义: a 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 。 2.激素调节 由 分泌的 进行的调节。
3.内分泌腺和相关激素 外分泌腺: 导管 其分泌物进入不进入血液 例如 内分泌腺: 导管 分泌 ,随 传送至作用部位,如 (1)下丘脑:既能 ,又能 ,是内分泌系统的 。 a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对象 b 抗利尿激素:由 分泌, 释放 作用 (使排尿量 ) 作用对象 (2)垂体: a促甲状腺(性腺)激素:作用(2个)
作用对象 (又叫 )分泌激素,其中胰岛A细胞分泌 ,胰岛B细
b生长激素:作用 成分 胞分泌 。
作用范围 ,幼年分泌不足导致 症,3.血糖调节过程:
分泌过多导致 症
血糖升高 素分泌增加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作用(3个) 作用对象 成分 (可以口服吗?),甲状腺
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导致呆小症,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该原料导致大脖子病。
(4)肾上腺---肾上腺素:作用(2个) (5)性腺:
性激素:作用---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
生长,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周期。成分 作用范围 跨膜运输方式为 (6)胸腺---胸腺激素:作用于 器官 (7)胰腺:
a胰岛素:唯一 血糖的激素,成分 ,作用(2个抑制,3个
促进) , b胰高血糖素:成分 ,作用(2个促进) 。 4.激素间的关系: 作用:如(举3对例子) , 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二、血糖调节的实例
1.血糖:正常水平为 ,血糖的来源有3个 ,去路3
个 ,其中主要去路为 。其中哪一个过程不能被激素调节?各个过程的场所是哪里?血糖只可以转化为 氨基酸。 2.胰腺分为两个部:外分泌部分泌 ,进入/不进入血液;内分泌部 胰岛 细胞 素分泌增肾上 腺 素分泌增加 胰岛 细胞 血糖降低 补充, 表示神经调节, 表示激素调节, 标出反馈调节 a 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有(3种):
b 与血糖平衡相关的器官或腺体:肝脏、下丘脑、胰岛、肾上腺、骨骼肌
(血糖调节时,肝脏中血糖 肝糖原,肝脏可升血糖也可降血糖,骨骼肌中只参与降血糖,只可以发生肌糖原 血糖) c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 调节该系统
的工作,这种方式叫做 。它是生态系统种非常普遍的机制,它对于 有重要意义。 d 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 调节。 三、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促进细胞
下丘脑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的新陈代
谢
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 和 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这属于 调节。(请标出)
此过程中,垂体接受 和 两种激素的调节,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