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法律基础英语》
开课专业:监狱劳教系 教学时数: 64 考核方式: 考 试 一、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业务的拓展,涉外法律业务逐渐增加,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外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部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了人才需求的主流。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正在倡导的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是高职高专教育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实现彻底创新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将尝试能够体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的探索和实践,将与具体行业主要岗位(群)工作过程相关的英语内容,组织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以强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了法律基础英语内容,在结合应用法律系、司法技术系所开设的不同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实现与学生未来岗位所需求的培养目标,学习与自己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为今后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
(一)通过法律基础英语的教学,解决以往学生所学的基础英语课程内容与专业课内容脱钩的问题,初步实现培养既懂法律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二)学生通过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英语的学习,能够认知600个左右的常用法律英语词汇和相关的法律条文。能够借助英语词典自主地阅读法律案例,通过英语获取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注重因材施教及重点难点的讲解,同时还要兼顾语言能力及法律知识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材料进行法律实践与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和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法律专业领域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法律基础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婚姻法》 《继承法》
课程的理论内容包含: 1)法律适用判例分析 2)法律解释原理及应用 3)法律辩论 4)证据操作实务 5)法律文书制作训练 6)合同法律实务训练 7)律师实务训练 8)审判实务训练 9)公诉实务训练
技能实训操作内容包含:
1) 中英文应用写作 2) 中英文民事起诉状拟写
3) 中英文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拟写 4) 民事案例拟写 5) 英语模拟法庭
(二)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
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要让学生懂得外语课是一门实践课,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不断积累。
法律英语理论课程教学采用方法: (1)项目教学法,教学步骤为: 1)确定项目任务 2)制定项目计划 3)开展项目活动 4)项目检查评价 5)项目成果应用
(2)案例教学法,教学步骤为:
1)专业知识介绍 2)常用词汇讲解 3)材料学习
4)口语训练或课堂模拟
法律英语实践课程教学采用方法: (1)模拟教学法,教学步骤为 1)设计模拟方案 2)模拟活动的实施 3)总结模拟活动 4)模拟评估与反馈
(3)教学过程中将运用多媒体教学, 图文并茂地给学生展示英美法律概况
(4)教学过程中将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让学生通过影片了解英美法律制度,以激发其对法律英语学习的兴趣
(5)重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并为学生创造模拟实训的机会。
五、课时分配
(一)《法律基础英语》课程共计6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理论24学时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实训8学时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理论10学时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训22学时 六、考核方法:
考核以终结性和形成性相结合;以试卷和模拟法庭实训相结合。终结性考试占70%,其中包括试卷+实训,模拟实训采用学生自主组合,通过案例中角色扮演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英语案例的制作成绩,由教师组成的评价组以A、B、C三个等级给出成绩。形成性成绩包括平时提问、测试占20%,出勤率占10%。共计100分。
七、教材及参考用书
教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婚姻法》、《继承法》 自编教材
4,《法律英语综合教程》——阅读 案例 写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