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是否走心呢?
?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一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竟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幸福感涌上心头。
?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 2)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3)选文第⑨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何作用? 4)揣摩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意蕴。
5)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 12.《苏州园林》(10分)
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②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③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文中第①段划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2)第②段加点词“艺术”与“技术”位置能否对调?为什么?(3分)
3)下面几个句子选自选文第②段省略号处,请结合上下文,为其排出正确的顺序。(3分) ①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②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③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④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⑤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4)文中第③段两个加点的“这”分别指代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 七、语言表达 13.解释下列词语。
(1)溃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业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摧枯拉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锐不可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学过这个单元后,你一定联想到了令你陶醉的多娇江山。不必说五岳的高大巍峨,让人生发“一览众山小”的豪壮;不必说喜马拉雅雪峰的洁净,让人获得“心灵常拂拭,不使染尘埃”的人生启迪;不必说滚滚长江水,让人生发“浪花淘尽千古英雄”的感慨;不必说滔滔黄河浪,让人生发“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喟……就是一座座普通的小山、一条条不知名的小河,也常常令人流连忘返,赞叹“江山如此多娇”。
请以“江山多娇”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B 二、名句默写
6.(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冀之南,汉之阴
解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字词书写
7.chènzhēnfānglínqìngzhùzhīliú 四、诗歌鉴赏 8.1)B
2)首尾两联所抒情感的相同点是都有一种惆怅、孤独、矛盾、彷徨之感;不同在于首联是面对自然感到渺茫、无所依靠,尾联是在不相知的人面前,感到心事无处诉说,通过用典,抒情更深化了一层。 五、文言文阅读 9.1)D
2)(1)(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出曲折绕远。 (2)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于是)回去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3)示例: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4)从侧面烘托出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10.1).树枝 通返,返回
2).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热爱自然,鄙弃名利。 六、现代文阅读
11.1)含义:指步入老年的母亲在遭到老伴去世的巨大打击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内心充满挣扎与无奈,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
2)“霉味”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而产生的霉菌的味道。这里指母亲因父亲去世情绪低落,内心孤独而眼神茫然,毫无生机。
3)插叙。回忆了父亲在世时与母亲相处的温馨场面,与母亲的现状形成对比,为下文“我”理解母亲的孤寂,母女和谐相处做铺垫。
4)“我”放弃了对母亲所有的要求,考虑了她的处境和感受,“理解”就产生了。作者希望自己的“理解”能让衰老的母亲找到幸福的感觉,从此不再孤独。
5)示例:我读了本文得到的启示是要理解家人。我总是埋怨妈妈的坏脾气,其实妈妈工作非常辛苦,回到家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非常不容易。希望我的理解能够安放妈妈的焦虑。
12.1)举例子(1分),具体、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在亭台轩榭的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1分)。 2)答案示例:不能(1分)。“艺术”属于精神创造,“技术”属于经验技巧,作者的本意是强调“艺术”,而使“技术”处于次要地位,从而表达对苏州园林设计师的高度赞赏。(1分)对调之后,“技术”成为了被强调的对象,这与本段说明苏州园林艺术的中心不一致。(1分) 3)⑤④①②③
4)答案:第一个“这”: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第二个“这”: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七、语言表达
13.( 1)指失败,狼狈不堪,没有秩序地撤退。战斗力微弱。(2)已经。(3)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4)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八、作文 14.江山多娇
在深邃的夜空下仰望,用心灵丈量天与地的距离;在江南朦胧的烟雨中徘徊,感受寂寥雨巷的惆怅;在淳淳暖阳下冥想,纤手展开泛黄的画卷,那股千年亘古不变的墨香扑面而来,眼前缓缓呈现出那泼墨山水画,如此多娇……
轻轻推开那扇三字窗,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鲜红的血迹留于天际,青石小桥之上,点点跃动的金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隐入晨曦氤氲的水汽重。深吸一口气,清新的芬芳如同那用甘露熬制的莲子羹的清香的气息。
颔首低头,小桥之下,玉带银河,绕城而绕,汩汩潺潺,轻抚摸过水中的荇草,碧绿而柔软的腰身随波而动,婀娜多姿。潮湿的溪岸上,最富柔情的柳树自然是少不了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一支令我难以忘却的,如今一见,倒也确实如此。
嘴角轻轻划过一丝微笑,我推开虚掩的朱红漆的木门,“吱呀——”的一声,悠远绵长。一边用手抚过布满青苔的墙面,一边莲步轻移,远处,似乎在这幽深的街道里逢见一个身影娇小的人儿。暮然回首,她却已经隐没在了灯火阑珊处。自然是再也遇不见了。
风月弥香,月白风清,一切静谧而美好得如同余秋雨所说:“柔婉的语言,姣好的面容,精致的林木,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
风儿轻撩起我额前的刘海,心底仿佛绽开了一朵花似的,启唇喃喃道:如此多娇。
不知何时,感到似乎有一双粗糙儿又有力的大手正抚过我的脸,这是怎么了?回过神,原来只不过是俗世的风尘,可是,我却感到了我已经身在那茫茫荒漠之中了。
大漠的秋季,火舞狂沙,枯黄的树叶飘飞满天,日光黯淡了原本蔚蓝的天空。抬头眺望,飘飞的蓬草在风中摇曳生姿,这不禁使我联想到:“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想必当初那满腹惆怅的白衫男子也一定看到了这番景象吧!
踏沙而行,脖颈间的围巾扬起长长的流苏,前方天与地的交接处,闪烁了橘红色的光,流光溢彩,那轮酒红色的的落日,留给人无限的遐思,一直飘远,真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呵。我道:“如此多娇。” 千娇百媚的中华江山在我的心中谱下了悠悠的一曲,让我不禁为这片土地而折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