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内经典古文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5:50: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经典古文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

一.解释加线词

2敢以烦执事

3闻寡人之耳者 ( )

三.解释加线词

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3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焉用亡郑以陪邻? 4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5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0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

二.一词多义

1之:何厌之有 邻之厚,君之薄 微夫人之力 将焉取之 2焉: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子亦有不利焉

三.词类活用(划词,归类)

1晋军函陵 贰于楚 邻之厚,君之薄 2越国以鄙远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一词多义

1朝: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序八州而朝同列 2甚:君美甚 甚嚣尘上 不求甚解 王之蔽甚矣 3孰:孰视之 吾孰与徐公美 4及:何能及君 不及汪伦送我情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力所能及 5间:时时而间进 中间?之声 又何间焉 挑拨离间

二.词类活用(划词,归类)

1吾妻之美我者 ( ) 2面刺寡人之过者 ( )

荆轲刺秦王

一.一词多义

1私:以己之私 私见樊於期

假公济私 私相授受

2见:必说见臣 私见樊於期 见陵之耻 图穷匕见 风吹草低见牛羊 真知灼见 3顾:终已不顾 顾计不知所出 顾不如蜀鄙之僧 三顾茅庐 4发:顷之未发 整装待发

发尽上指冠 发图

5使:使( )使( )以闻大王 鬼使( )神差 使( )毕使( )于前 6陈:不敢自陈 慷慨陈词

皆陈殿下 陈规陋习 7诚:诚能得樊首 诚如是,天下定

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惶诚恐 8就:就车而去 避重就轻

事之不就 功成名就 9以:以穷困来归丹 以药淬之

以次进 日以尽矣

10信:行而无信 信口开河 言而无信 11唯( )大王命( )之 唯( )命( )是从

二.词类活用(划词,分类)

1北略地 函封之 箕踞以骂之( ) 2函梁君臣之首 乃前曰 白衣冠以送之( ) 3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

三.解释加线词

1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愿足下更虑之

4私见樊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3疾:声非加疾 大声疾呼 深恶痛疾 4彰: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5假:善假于物 不假思索 久假不归 6异:生非异也 异口同声

异国他乡 渔人甚异之

7绝:而绝江河 群响毕绝 绝类弥勒

5常痛于骨髓, 顾计不知所出耳 不绝如缕 率妻子来此绝境

6然则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8闻:而闻者彰 没死以闻 博闻强志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乃今得闻教!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曰:日以尽矣.

9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0诚振怖大王之威,愿举国为内臣 11恐惧不敢自陈,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12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13愿大王少假借之

14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秦王袖 15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6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7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箕踞以骂之

劝 学

一. 解释加线词

1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二.一词多义

1已:学不可以已 死而后已

2中:其曲中规 中规中矩 切中肯綮

少仲尼之闻 草野之无闻者

三.词类活用(划词,归类)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过秦论

一.通假

1约从离衡( )通( ),( )通(2孝公既没( )通( )

3倔起阡陌之中( )通( ) 4赢粮而景从( )通( )

二.一词多义

1固: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根深蒂固

汝心之固 固执己见

2因:因遗策 陈陈相因

因河为池 因利乘便

3遗:亡矢遗镟 路不拾遗

因遗策 不遗余力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制:之伦制其兵 制六合

制其弊 增其旧制 鸿篇巨制 5亡:亡矢遗镞 亡羊补牢 亡秦族矣 亡国灭种 追亡逐北 智叟亡以应

6弱:弱国入朝 弱天下之民 天下非小弱也 恃强凌弱 7利:因利乘便 兴利除弊 陈利兵而谁何 金就砺则利 8延:延至孝文王 延年益寿

)开关延敌 延至其家 9朝:弱国入朝 朝同列 10度:内立法度 度长絜大 关山度若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通假

1距关,毋内诸候( 通 )( 通 ) 2张良出,要项伯( )通( ) 3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 4蚤自来谢项王 ( )通( ) 5因击沛公于坐 ( )通( ) 6令将军与臣有卻( )通( )

三.词类活用(划词,归类)

1过秦论 天下非小弱也( )

2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内立法度 北筑长城 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3弱天下之民 约从离横 斗诸候 朝同列 却匈奴 二.解释加点字

1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 ..愚黔首 会盟而谋弱秦( ) 4据崤函之固 追亡逐北( )

四.解释加点字

1内.立法度,务.耕织,外.连横而斗.

诸候 2孝公既没.,惠文蒙.故业,因遗..策, 西举.巴蜀 3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以致天下之士 4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战国四君约从离.衡 5开关延.敌,无亡.矢遗.镞之费 6秦制.其弊,追亡.逐北.,因.利乘便?弱国入朝. 7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

宇内 8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

六合

9百越之君委.命下吏,蒙恬却.匈奴 10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以弱.天下之民 1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2蹑足行伍之间,而倔.

起阡陌之中

1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5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16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17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

同列

鸿门宴

2项伯素善.张良,乃夜驰之.沛公军 3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

也 4君安.与项伯有故.? 5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

来告良 6吾得兄.事之,张良要.项伯 7约为婚姻,曰:“秋毫不敢有所近.,籍.

吏民,封府库。”8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它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9愿伯具.言称之不敢倍.德也 1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1不如因.善遇.之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谢.曰:臣与将军戮.

力而攻秦 13项王因.留沛公与饮,范增南向坐,数目项王 1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6卫士欲止不内.,哙披.

帷 17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19沛公起如.厕,因.

招樊哙出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何辞为

21沛公置.车骑,道.芷阳间.行 22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 23良入谢.:“沛公不胜.

杯杓 三.一词多义

1胜:刑人如恐不胜 不胜枚举

沛公不胜杯杓 不胜其烦

2幸: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3故:与项伯有故 故幸来告良 故遣将守关

4因:因击沛公于坐 因留沛公与饮 异乎三者之撰 摄乎大国之间 5从:张良从沛公 从师学艺 从百余骑

3如:如或知之 如其礼乐

宗庙之事,如会同 沛公起如厕 6意:不自意先入关 出其不意 意在沛公 7谢: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

4方:且知方也 方正之不容

蚤自来谢项王 使君谢罗敷 不能成方圆 方六七十 8辞:何辞为 辞旧迎新

卮酒安足辞 不辞辛苦 大礼不辞小让

9足:足以当项王乎 卮酒安足辞

竖子不足与谋 微不足道 10如:刑人如恐不胜 如虎添翼

沛公起如厕 称心如意

11为:为击破沛公军 若属且为所虏

窃为大王不取也

四.古今异义

1约为婚姻(古: ,今: ) 2备它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 ,今: ) 3范增数目项王(古: ,今: )

五.词类活用[划词,归类]

1军霸上 欲王关中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素善留候张良( ) 2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 以身翼蔽沛公( ) 3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从百余骑( )

侍 坐

一.解释加线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之,则何以哉? 2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5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6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7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二.一词多义

1以:以吾一日长乎尔 则何以哉?

为国以礼 以俟君子

2乎:以吾一日长乎尔 何伤乎?

方欲行 方兴未艾

5与:唯求则非邦也与 吾与点也

往借,不与 与人方便

遂与外人隔绝 失其所与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解释加线词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臣请完璧归赵

3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因持璧却立

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以戏 弄臣 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6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舍相如广成传舍

7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8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9秦王因曰:不如因而厚遇之。毕礼而归之

10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请击缶。”

11颇宣言曰:“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且素贱人。”

1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3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14以秦王之威,相如廷叱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1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6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二.一词多义

搜索更多关于: 课内经典古文复习 的文档
课内经典古文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3zg8woam06i7k4fy7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