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2单元课后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4 15:42: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编物理基础学(上、下册)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王少杰,顾牡主编

第一章

rrrr1-1.质点运动学方程为:r?acos(?t)i?asin(?t)j?btk,其中a,b,?均为正常数,求质点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r分析:由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将运动方程r(t)对时间t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

rrrrr解:v?dr/dt??a?sin(?t)i?a?cos(?t)j?bk

rrrr2a?dv/dt??a???cos(?t)i?sin(?t)j??

1-2.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dv/dt??Kv2, 式中K为常量.试证明电艇在关闭发动机后又行驶x距离时的速度为 v?v0e?Kx 。 其中v0是发动机关闭时的速度。 分析:要求v?v(x)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a?证:

dvdv,积分即可求得。 ?vdtdxdvdvdxdv???v??Kv2 dtdxdtdxdv ??Kdx

vv1xv , dv??Kdxln??Kx ?v0v?0v0 v?v0e?Kx

1-3.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x?2t,y?4t2?8。(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t=1 s和t=2 s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和y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

rr?运动学方程r(t)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v(t)和a(t),把时间代入可得某时刻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1)由x?2t,得:t?x,代入y?4t2?8

2 可得:y?x2?8,即轨道曲线。

画图略

rrr(2)质点的位置可表示为:r?2ti?(4t2?8)j

rr 由v?dr/dt则速度:v?2i?8tj

rrrrr 由a?dv/dt则加速度:a?8j

rrrrrrrr则:当t=1s时,有r?2i?4j,v?2i?8j,a?8j

rrrrrrrrrr当t=2s时,有r?4i?8j,v?2i?16j,a?8j

1-4.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x?t2,y?(t?1)2,x和y均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1)求质点的轨迹方程;(2)在t?2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同1-3.

解:(1)由题意可知:x≥0,y≥0,由x?t2,,可得t?

x,代入y?(t?1)2

整理得:y?x?1,即轨迹方程

(2)质点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r?t2i?(t?1)2j

rrrrrrr 则:v?dr/dt?2ti?2(t?1)j

rrrr a?dv/dt?2i?2j

rrrrrr 因此, 当t?2s时,有v?4i?2j(m/s),a?2i?2j(m/s2)

11-5.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s?v0t?bt2,其中v0,b都是常量。(1)

2求t时刻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2)在何时加速度大小等于b; (3)到加速度大小等于b时质点沿圆周运行的圈数。

ds分析:由质点在自然坐标系下的运动学方程s?s?t?,求导可求出质点的运动速率v?,

dtvrrrdv2因而,a??,an?,a?a??0?ann0,a?a?2?an,当a?b时,可求出t,代入

?dt运动学方程s?s?t?,可求得a?b时质点运动的路程,解:(1)速率:v?ds2s即为质点运动的圈数。 2?R??b

dtdtrdvrv2rr(v0?bt)2r 加速度:a??0?n0??b?0?n0

dt?R 则大小:a?a2??a2n 方向:tan????v0?bt,且dv?(v0?bt)2?2?b???……………………①

R??

2?v0?bt?2bRv(2)当a=b时,由①可得:t?0

b2v0v012(3)当a=b时,t?,代入s?v0t?bt,可得:s?

2bb22v0s 则运行的圈数 N? ?2?R4?bR1-6.一枚从地面发射的火箭以20m?s?2的加速度竖直上升后,燃料用完,于是像一个自由质点一样运动,略去空气阻力,试求(1)火箭达到的最大高度;(2)它从离开地面到再回到地面所经过的总时间。 分析:分段求解:0?t?30s时,a?20ms2,求出v、a;t>30s时,a??g。求出v2(t)、

x2(t)。当v2?0时,求出t、x,根据题意取舍。再根据x?0,求出总时间。

解:(1)以地面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x轴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且在坐标原点时,t=0s,且=30s

tvxdvdvx,ax?20(m/s2), 则:当0≤t≤30s,由ax?x, 得axdt?00dt vx?20t(m/s),t?30(s)时,v1?600(m/s)

??dx 由vx?,得

dt?300vxdt??dx,则:x1?9000(m)

0tx1当火箭未落地, 且t>30s,又有:

?30ax2dt??vx2v1dvx2,ax2??9.8(m/s2),

则:vx2?894?9.8t(m/s)

且:?vx2dt??dx,则:x??4.9t2?894t?13410(m)…①

30x1tx当vx2?0,即t?91.2(s)时,由①得,xmax?27.4km

(2)由(1)式,可知,当x?0时,t?166(s),t≈16(s)<30(s)(舍去)

1-7. 物体以初速度20m?s?1被抛出,抛射仰角60°,略去空气阻力,问(1)物体开始运动后的末,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多少 末的夹角又是多少(2)物体抛出后经过多少时间,运动方向才与水平成45°角这时物体的高度是多少(3)在物体轨迹最高点处的曲率半径有多大(4)在物体落地点处,轨迹的曲率半径有多大

rr分析:(1)建立坐标系,写出初速度v0,求出v(t)、tan?,代入t求解。

(2)由(1)中的tan?关系,求出时间t;再根据y方向的运动特征写出y?t?,代入t求y。 (3)物体轨迹最高点处,vy?0,且加速度a?an?v2??g,求出?。

v2,求出?。

(4)由对称性,落地点与抛射点的曲率相同 an?gcos???解: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向建立二维坐标系 (1)初速度v0?20cos600i?20sin600j?10i?103j(m/s), 且加速度a??9.8j(m/s2),

rrr 则任一时刻:v?10i?(103?9.8t)j(m/s)………………①

rrrrrrr103?9.8t……………………………②

10当t=(s)时,tan??0.262,??14?41' 与水平方向夹角有tan??当t=(s)时,tan???0.718,???35?41' (2)此时tan??1, 由②得t=(s)

11高度y?vyot?gt2?103?0.75??9.8?0.752?10.23(m)

22(3)在最高处,

rv2rv?10i(m/s),v?10(m/s),an??g,

?v2 则:???10.2(m)

g(4)由对称性,落地点的曲率与抛射点的曲率相同。 由图1-7可知:

van?acos??gcos??gx

v10 ?g?4.9(m/s2)

20v2400????82(m)

an4.91-8.应以多大的水平速度v把一物体从高h处抛出, 才能使它在水平方向的射程为h的n倍

1分析:若水平射程vt?hn,由h?gt消去t,即得v?h?。

2解:设从抛出到落地需要时间t

则,从水平方向考虑vt?hn,即

1从竖直方向考虑h?gt2,消去t,

2n2gh 21-9.汽车在半径为400m的圆弧弯道上减速行驶,设在某一时刻,汽车的速率为10m?s-1,切向加速度的大小为0.2m?s-2。求汽车的法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由某一位置的?、v求出法向加速度an,再根据已知切向加速度a?求出a的大小和方

则有: v?向。

102解:法向加速度的大小an???0.25(m/s2), 方向指向圆心

?400总加速度的大小

v2a?a2??a2n?0.22?0.252?0.32(m/s2)

如图1-9,tan??a??0.8,??38?40',

an则总加速度与速度夹角??90????128?40'

? v0 ?? ????anat ?? ??v g

图1-10

1-10. 质点在重力场中作斜上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为v0,与水平方向成?角.求质点到达抛出点的同一高度时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以及该时刻质点所在处轨迹的曲率半径(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法向加速度与轨迹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为an ? v 2/? 。 分析: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总加速度a? g 。由于无阻力作用,所以回落到抛出点高度时 质点的速度大小v?v0,其方向与水平线夹角也是?。可求出an ,如图1-10。再根据关系

an ? v 2/? 求解。

解:切向加速度 a??gsina 法向加速度 an?gcosa

2v0v2因 an? ? ????angcos?v21-11.火车从A地由静止开始沿着平直轨道驶向B地,A,B两地相距为S。火车先以加速

度a1作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再匀速行驶一段时间,然后刹车,并以加速度大小为a2作匀减速行驶,使之刚好停在B地。求火车行驶的时间。 分析:做v-t图,直线斜率为加速度,直线包围面积为路程S。 解:由题意,做v-t图(图1-11)

则梯形面积为S,下底为经过的时间t, tan??a1,tan??a2 则:S?v?t?(t?vcot??vcot?)? 2

搜索更多关于: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2单元课后答案 的文档
新编基础物理学上册1-2单元课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8h09gu0957eja0pqkz5136q5t3m0006r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