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460)《微生物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5 5:54: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460)《微生物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第一次作业 2:第二次作业 3:第三次作业 4:第四次作业 5:第五次作业 6:第六次作业 1:[论述题]

一、微生物主要包括那些类群? 二、细菌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是什么? 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四、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五、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那些?

参考答案:

一、答:微生物的类群十分庞杂,它包括:非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显微藻类等。

二、答:其染色机理是:革兰氏染色差异主要基于细菌细胞壁的特殊化学组分。通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菌细胞的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G+菌的细胞壁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获得了新的颜色――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实为紫中带红)。

三、答:(1)干热灭菌法;(2)湿热灭菌法:巴斯德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间歇灭菌法、常规高压灭菌法和连续加压灭菌法。

第 1 页 共 76 页

四、土壤能提供微生物需要的全部营养和环境条件。①营养:有机质,矿质元素,微量元

素②水分:土壤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③空气:土壤团粒结构孔隙度高,透气良好。④pH:土壤PH在3.5-8.5之间,多数为5.5-8.5⑤渗透压:土壤溶液渗透压0.5-5个大气压。微生物可耐受3-6个大气压⑥温度:土壤四季温差不大。

五、 微生物群落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①互生;②共生;③寄生;④拮抗;⑤捕食。

1:[论述题]

一、病毒有何特征?

二、简述烈性噬菌体的裂解周期。 三、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什么?

四、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途径分别有哪些? 五、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过程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答:病毒的特征有:①无细胞结构;②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③严格的活细胞内

寄生;④只含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⑤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⑥对抗生素及磺胺药物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二、答:烈性噬菌体繁殖的裂解性周期分为5个阶段:①吸附;②侵入;③增殖;④装配;⑤释放。

三、答: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1)产生一种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2)把药物作用的靶位加以修饰和改变;(3)形成“救护途径”;(4)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5)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胞外。 四、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的方式有: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的方式有:有性杂交、准性生殖。

五、基因工程又称遗传工程或重组DNA技术,就是指人们利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自

觉设计、操纵、改造和重建细胞的遗传核心――基因组,从而使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发生定向变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的取得,②选择载体,③目的基因与载体DNA的体外重组,④重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⑤重组受体细胞的筛选和鉴定,⑥“工程菌”或“工程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第 2 页 共 76 页

1:[判断题]孢囊孢子是真菌产生的一种有性孢子。 参考答案:错误

1、答: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H2O和CO2。特点:1个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所化可净生成38个ATP。生理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 2、答: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Gly、Gln、甲酸和CO2为原料,先与PRPP反应,生成具有嘌呤环结构的IMP,以后再转变成其他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氨甲酰磷酸为原料,先形成具有嘧啶环结构的乳清酸,然后再与PRPP反应,脱羧后生成尿苷酸,再转变成胞苷酸。

3、为什么说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试讨论之。 答:1)、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证据

A.用氮15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在氮-14中培养,新形成的DNA是杂合双链,即双链中一条是重链(约重1%),一条是轻链。第二代则有一半全是轻链,一半是杂合双链。 B. 大肠杆菌DNA在用氚标记的胸苷复制近两代,放射自显影,未复制部分银密度低,由一条放射链和一条非放射链组成;已复制部分有一条双链是放射的,一条双链有一半是放射的。这证明大肠杆菌DNA是环状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2:[判断题]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由于DNA链上相邻嘌呤分子彼此结合而形成二聚体而引起的突变。

参考答案:错误

1、答: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H2O和CO2。特点:1个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所化可净生成38个ATP。生理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 2、答: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Gly、Gln、甲酸和CO2为原料,先与PRPP反应,生成具有嘌呤环结构的IMP,以后再转变成其他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氨甲酰磷酸为原料,先形成具有嘧啶环结构的乳清酸,然后再与PRPP反应,脱羧后生成尿苷酸,再转变成胞苷酸。

第 3 页 共 76 页

3、为什么说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试讨论之。 答:1)、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证据

A.用氮15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在氮-14中培养,新形成的DNA是杂合双链,即双链中一条是重链(约重1%),一条是轻链。第二代则有一半全是轻链,一半是杂合双链。 B. 大肠杆菌DNA在用氚标记的胸苷复制近两代,放射自显影,未复制部分银密度低,由一条放射链和一条非放射链组成;已复制部分有一条双链是放射的,一条双链有一半是放射的。这证明大肠杆菌DNA是环状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

3:[判断题]为缩短细菌培养的延迟期,菌龄应控制在对数生长期:。 参考答案:正确

1、答: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H2O和CO2。特点:1个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所化可净生成38个ATP。生理意义:1).三羧酸循环是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2).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结机构。 2、答: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Gly、Gln、甲酸和CO2为原料,先与PRPP反应,生成具有嘌呤环结构的IMP,以后再转变成其他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是以:Asp、氨甲酰磷酸为原料,先形成具有嘧啶环结构的乳清酸,然后再与PRPP反应,脱羧后生成尿苷酸,再转变成胞苷酸。

3、为什么说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试讨论之。 答:1)、DNA的半保留复制

DNA在复制时首先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证据

A.用氮15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在氮-14中培养,新形成的DNA是杂合双链,即双链中一条是重链(约重1%),一条是轻链。第二代则有一半全是轻链,一半是杂合双链。 B. 大肠杆菌DNA在用氚标记的胸苷复制近两代,放射自显影,未复制部分银密度低,由一

第 4 页 共 76 页

搜索更多关于: (0460)《微生物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的文档
(0460)《微生物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98v5m96y4qfr016ro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