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合得到含金2.P42.练习题。
906的新合金25克,计算原来两块合金的重量。 1000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讨论完成。 四、小结。
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基本步骤是什么?哪一步(几步)最关键? 五、作业。
P43.习题2.3A组第3.4题。 选作B组题。 后记:
小 结 与 复 习
第13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对方程、方程组的概念有进一步理解。
2. 掌握解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灵活选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方程 组。
3.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 4. 提高概括能力,归纳能力。 5. 培养思维灵活性,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根据方程组特点先合适方法求解使计算简便。 2. 培养思维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 概括本章主要内容。(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 二、 例题。
例2. 下列各方程组怎样求解最简便。 (1)?(3)??4x?3y?9?3x?y?9 (2)?
y?x?1?2x?y??6???6x?y?7?2x?5y?12 (4)?
?3x?y?2?3x?2y?7对(3)(4)教师不给出统一答案。
例3. 讨论:不解方程组,观察下列方程组是否有解。 (1)??2x?y?1?2x?y?1?6x?3y?3 (2)? (3)?
?2x?y??2?4x?2y??4?4x?2y??4例4. 观察下列方程组是否有唯一解?你认为有几个解。
?2x?y?1?x?3y?10(1)? (2)?
4x?2y?2?2x?6y??20??
例4. P46.C组第3题。
此列虽是二元二次方程组,但仍可用加减法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三、练习。
复习题二.A组第1.(4)、(5)、(6)。3题 C组第1、2题。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五、作业。
复习题二.A组第1、(1)、(2)、(3)。2、4题。 选作B组题。 后记:
第3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3.1.1直线、射线和线段
第14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
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3、掌握点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及直线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2、直线的性质 3、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线,认识直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线,如电线、电话线、电视天线、广播线、电话机的话绳、跳绳的绳子,写字的时候铅笔尖移动会画出各种各样的线。
小结:这些线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1、两团毛线中间是一条曲线,能不能把它变成一条直线呢?(把线拉
紧,就成一条直线)
2、假设线球的线是无限长的,这样就形成一条直线。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它的性质及有关知识。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那么它有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 直线没有首尾无法度量,我们就说直线是无限长的。 二、认识线段和射线。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加上两个点,一点 A一点 B,指出: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
(1) 观察线段,它有几个端点?两个端点 (2) 小结:它有头有尾,所以它的长度是有限的。 小结:我们可以用直尺度量出它的长度。
(3)如果我们把线段的一端端点去掉,这一端就可怎样?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种新的线,这种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做射线。 (4)仔细观察射线并和线段进行比较后思考: <1>射线有几个端点? <2>它的长度是不是固定的? <3>能否用直尺度量出它的长度?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直线、射线、线段,谁来举一些例子?
小结:刚才我们和大家一起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打开课本38页仔细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以下几个思考题。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线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