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税工程总体简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7:01: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定义 金税工程,是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我国增值税管理实际设计的高科技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一个网络、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网络是指国家税务总局与省、地、县国家税务局四级计算机网络;四个子系统是指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增值税稽核子系统和发票协查子系统。金税工程实际上就是利用覆盖全国税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对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增值税纳税状况进行严密监控的一个体系。

二、背景

1994年,我国的工商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税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增值税从税制本身来看,它易于公平税负,便于征收管理。但新税制出台以后,由于税务机关当时还比较缺乏对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监控的有效手段,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此机会利用伪造、倒卖、盗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偷、逃、骗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有的还相当猖獗,严重干扰了国家的税收秩序和经济秩序。对此,国家除了进一步集中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管理,开展打击伪造、倒卖、盗窃发票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坚决维护新税制的正常运行外,还决定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增值税的监控管理。

1994年2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听取了电子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的汇报后,指示要尽快实施以加强增值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金税”工程。为了组织实施这项工程,成立了跨部门的国家税控系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金税”工程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系统建设工作。1994年3月底,“金税”工程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三、金税工程试点情况

为了保证新税制的正常运行和起到对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逃、骗税的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在金税工程的三个系统中,首先上马的是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从1994年3月底开始,金税工程办公室组织实施了以建设50个城市为试点的增值税计算机交叉稽核系统,即金税一期工程。这是税务系统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实施的一项较大规模的信息化工程,这项工程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又要在半年内完成,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有关部门为确保完成任务,密切合作,相互支持。财政部特事特办, 拨专款1.25亿元,电子部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承担了工程的总承包任务,中国人民银行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传递提供了卫星通信手段,国家计委和航天工业总公司也积极参与,国家税务总局和有关地区税务机关更是全力以赴,确保了该系统于1994年8月按计划开通。

四、立项情况

1995年5月,根据朱镕基副总理金税工程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金税工程包括的内容,即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系统,同时抓好这三个系统的紧密衔接。 1997年12月,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朱镕基副总理再次强调,要用现代科技武装税务部门。总局项怀诚副局长在这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把金税工程列为1998年税务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1996年11月,我们向国家计委报送了金税工程立项的有关材料,计委同志已表示,他们积极支持此项工程,只要财政部给一个明确落实资金的答复,计委马上批复立项报告。1998年初,财政部同意拨资金15.75亿

元(包括一期试点工程的1.25亿元)用于金税工程的建设,其中,13.5 亿元用于增值税稽核系统的建设,1亿元用于防伪税控系统和税控收款机的推广。 1998年6月8日,金税工程项目建议书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同意立项。

五、进展情况

2000年8月31日,总局向国务院汇报金税工程二期的建设方案并得到批准。2001年7月1日,增值税防伪税控发票开票、认证、交叉稽核、协查四个子系统,在全国全面开通,两个月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对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打击偷、骗税犯罪行为,增加税收收入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用一

金税工程建成了全国增值税发票监控网,对全国百万元、十万元和部分万元版专用发票进行监管,这些增值税发票占全部增值税发票数量的46%。全国已有40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配备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这些企业缴纳的增值税约占全国增值税总量的60%以上。百万元版、十万元版专用发票已取消手工开具改用该系统开具。通过网络,税务机关可以有效监控企业和税务机关内部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企业已不能够利用假票骗抵税款,不能够隐瞒销售收入(指开具增值税发票部分),基本上杜绝假票和大头小尾票等骗取抵扣问题,确保了增值税链条的完整。同时,也促使企业销售额如实申报。全国范围内专用发票的交叉稽核和协查,提高了稽查质量,极大地打击和威慑了利用专用发票偷逃骗税的不法行为。 作用二

认证子系统已部分发挥作用。全国区县级国税局已配备低档认证子系统,对百万元和十万元版专用发票全部进行认证。据统计,犯罪分子已很难用一张专用发票骗取1.7万元以上的税款。可以说,系统的运用已初见成效。 作用三

计算机稽核系统软件和发票协查软件在北京等9省市已投入运行,经过4个月的运行,数据采集率已经达到99.6%。 作用四

国税系统的网络建设已经覆盖了全国区县(含)以上国税机关,形成了总局、省局、地市局、区县局的四级广域网,成为国税系统的网络通信支撑平台。在进行网络建设的同时,税务系统在各种硬件配备上也有了一定规模:拥有小型机1000多台,其中国税约800台,地税约200台;PC服务器15000多台,其中国税约10000台,地税约5000台;PC机25万台,其中国税16万台,地税9万台;已经实现计算机化管理的基层征收单位2.2万多个,其中国税约1.2万个,地税约1万个;通过计算机管理的纳税户超过1000万,80%以上的

税款通过计算机征收。另外,在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3万人左右的信息技术队伍,成为整个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三期建设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政府必将按照国际惯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其中,缩小信息化鸿沟,已迫在眉睫。国务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为适应这一进程,必须通过信息化、专业化重组政府业务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逐步建立廉洁、高效、廉价的现代化政府。而税收工作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信息化和全面网络化,可以更好地筹集财政收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改善党和政府形象。因此,把税收征管工作置于网络信息化的环境中运行,规划和实施好金税工程三期,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事。 六、有待完善

金税工程现存主要问题是采集的信息局限于发票,无法真正实现“税控”的目的,需要将系统功能拓展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评估等业务环节。 在整个税收工作形势中,增收因素与以往相比明显不同,无论在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组织收入、监控税源和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以及减少执法随意性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其中金税工程二期的顺利运行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建立一个业务覆盖全面、功能强大、监控有效、全国联网运行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同时, 为了提高执法力度和执法效率,必须加强税务部门与其它部门,如工商、银行、外贸、海关、质监、公安、统计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跨部门的网络互联,加快电子政府工程的进程。

金税工程三期是在对金税工程二期四个子系统进行功能整合、技术升级和业务与数据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征管功能,扩大业务覆盖面,形成有效的、相互联系的制约和监控考核机制。

搜索更多关于: 金税工程总体简介 的文档
金税工程总体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3njr00h7r6h1tx45fg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