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主旨
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理解填空(共7小题) 【2016年广西柳州市】
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2015年河南省】
2.明月千里寄相思。“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 ”(《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2015年湖南省邵阳市】
3.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李商隐《夜雨寄北》“ , ”的相思里;它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的牵挂中。
【2014年福建省宁德市】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
5.诗人常常移情于物,将客观事物人格化,以抒发自己的强烈而隽永的感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化月为人,以寄托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2014年浙江省舟山市,2013年江西省】
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 ▲ ”,借明月寄托对好友的思念;
【2013云南省曲靖市】
7.同是望月,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而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则用“ , ”寄托了对友人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1
◎直击中考(共4份)
【2014年广西柳州市】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15.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23.欣赏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选自语文七年级上)
【注】①左迁:贬官降职;②杨花,柳絮;③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④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⑤夜郎,这里指湖南省黔阳县。
⑴“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子规啼”?
⑵诗歌后两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你从中读出了哪三层意思(选答两层)? 【答案】23.⑴象征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点明特定时令,渲染(或“烘托”)暮春环境。 ⑵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二(一)古诗文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9.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你解读出了诗人哪些情感?(3分) 【答案】8.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9.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2012年广东省湛江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⑴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
⑵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⑴杨花,子规(2分,如果答“扬花纷纷”“子规悲鸣”类的答案只可得1分。) ⑵抒发了诗人对远方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感情。(答到一点得1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可得2分)
◎拓展阅读(共2份) 【2012辽宁省大连市】
谢公亭①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仿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①谢公亭:谢 曾在此处送别友人。
15.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并说说这两句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答案】15.(3分)当年客人们欢聚的场面不见了,深蓝的天空上高悬一轮孤月,空山寂静,碧水长流。透露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2012年山东省东营市】二(一)(4分)
咏路 [宋]邹浩
①
43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②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③
注释:①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②赤路:炎荒之路。③伊:句首语气助词。
8.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
9.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二、阅读(共50分)
8.答案: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①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②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
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
《夜雨寄北》
◎原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与回答,抒发了诗人在他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在巴山的孤寂之感和盼望重逢的强烈愿望。
◎主旨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理解填空(共11小题) 【2016年河南省】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
4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