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窦娥冤》导学案(学生与教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5:07: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窦娥冤》导学案

(学生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关汉卿及元杂剧的特点;2、诵读感知,把握本文的故事情节;3.感知窦娥悲剧的一生;4、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5、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6、鉴赏第三折【滚绣球】,把握人物情感,体会语言特色;7、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市)人,( )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 )、( )、( )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位居“元曲四大家”之首。生卒年不详。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 》、《 》、《 》、《 》等。其中《 》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予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特点明显,体制严格,是一种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且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 ),女主角称( )。此外,男配角有次主角叫( )、老年男子叫( )、少年叫( )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 )”,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 )”,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 (老头儿)、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 )、( )、( )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④题目正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可能在演出结束时由演员在下场前念出和写于戏报上。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如《窦娥冤》的全剧(即第四折)结尾的“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秉鉴持衡廉访法”是题目,末句“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正名,末句最后三字“窦娥冤”即简名。

3、“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 》、马致远《 》、郑光祖《 》、 白朴《 》。 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 》——(元)关汉卿 《 》——(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玉 《 》——(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 》——(清)洪升 《雷锋塔》——(清)芳成培

- 1 -

5、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 》——(元)关汉卿 《 》——(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 《 》——(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 《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 《风筝误》——(清)李渔 二、字词过关

1、给下面的字注准确的读音:

楔子( ) 盗跖( ) 嗟怨( ) 亲眷( ) 前合后偃( ) 斟酌( ) 罪愆( ) 衔冤( ) 桃杌( ) 湛湛青天( ) 浣纱( ) 错勘( ) 亢旱( ) 甘霖( ) 鳏寡孤独( ) 田畴( ) 埋怨( ) 尸骸( ) 哥哥行( ) 古陌( )荒阡( ) 当垆( ) 孛老( ) 蓦过( ) 隅头( ) 苌弘化碧( ) 绣闼( ) 撚断( ) 祗侯( ) 杳无音信( ) 2、解释加点词语: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 )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 )

③错勘( )贤愚枉( )作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 )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 )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 )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 ⑧官吏每( )无心正法 ⑨断送( )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 )不是我媳妇儿 三、走近文本,整体感知并理清文章结构:

1、对照落实前面介绍的元杂剧知识。找出本文的戏剧语言(唱、科、白)、宫调、曲牌、角色的表现样式。请举例说明,在原文上注明“唱、科、白、宫调、曲牌”,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有哪些角色? 答:本文出现的角色有卜儿(蔡婆)、 2、 概括故事情节。

楔子部分的情节: 第一折的情节: 第二折的情节: 第三折的情节: 3、为窦娥制作一张简要的年谱,包括发生的主要事件和生活状况(不幸遭遇)

3岁: 7岁: 17岁: 约18岁: 20岁: 小结:由此可见,窦娥的一生,是 的一生。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

探究案

1、鲁迅:“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呢?

2、窦娥之“冤”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或“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 2 -

3、从窦娥的遭遇看出元代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从窦娥悲剧形成的原因探究本剧主旨。(探究窦娥的悲剧是什么造成的?谁应该为窦娥的悲剧承担责任。) 5、对话主人公

在文学世界里,我们阅读一个人物应该深入他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触摸他的心,然后,我们就能成就一颗善良的心灵,请请大家认真揣摩窦娥这个人物,以“窦娥,我对你说”为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6、请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概括“第三折”的三个情节及结构 ⑴ 情节结构 ⑵ ⑶ 7、鉴赏【滚绣球】 ⑴概括主要内容

⑵分析人物感情

⑶分析写作手法

⑷讨论: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8、诀别婆婆

⑴你认为这一场景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⑵这一场景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点呢?这对表达主题有什么帮助?

9、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⑴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 、 、

。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分别说明三桩誓愿的目的是什么?

- 3 -

⑶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⑷对她的三桩誓愿与前文对天地的指责,你怎样理解?

⑸窦娥的三桩誓愿明明是幻想,却偏偏写成现实,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明是不合理的偏偏写成合理的,这说明了什么?

巩固案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嗟(jiē)怨 罪愆(yún) 衔(xián)冤 B.亢(kàng)旱 刽(guì)子手 提(dī)防 C.湛湛(zhàn) 阡陌(mò) 偃(yàn)旗 D.鼓三通(tōng) 苌(cháng)弘 盗跖(zhí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亲眷(juàn) 嗟怨(jiē) 盗跖(zhí) 前合后偃(yǎn) B.古陌(mò) 亢旱(kàng) 绣闼(dà) 杏(yǎo)无音信 C.罪愆(yān) 错勘(kān) 荒阡(qiān) 苌弘化碧(cháng) D.埋怨(mán) 衔冤(xián) 尸骸(hé) 宫商角徵(zhǐ)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诀巧 倾刻 各行其是 B.临摹 辨别 造蘖 望帝啼鹃 C.伏法 寂寥 任性 对簿公堂 D.迁徙 戳穿 针砭 如愿以尝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忤逆 昭障 披枷带锁 意兴阑珊 B、痊济 寒喧 当垆涤器 插科打诨 C、嫡亲 顷刻 燕侣莺畴 金榜提名 D、症候 造孽 苌弘化碧 杳无音信 5对加粗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不提防遭刑宪(刑法,刑律) ③错勘(分辨、判断)贤愚枉(徒然)作天 ④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自己)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推荐) 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断送(丧失、毁灭)出古陌荒阡 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我媳妇儿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6.选出不是两个错字的一项( )

A.有日月朝暮旋,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辩,可怎生胡突了盗跖、颜源? B.天地也,作得个怕硬欺软,确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C.地也,你不分好夕何谓地! D.天也,你错看贤愚枉作天!

7.《窦娥冤》中有的词语其字形与现代汉语一样,但意义则不同。请思辨各组中的加粗词,选出与现代汉语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 )

A.鼓三通,锣三下,行动些,行动些;不提防遭刑宪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C.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休推辞路远;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D.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你还有甚的说话;断送出古陌荒阡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磨(摇)旗 只合(应该) 错勘(判断) 罪愆(罪过) B.糊突(混淆) 则(只) 被亢(极)旱 餐(吃,挨)刀

- 4 -

最新《窦娥冤》导学案(学生与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41ps2i42w2xzhu2l5e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